荆门对巫峡,云梦迩阳台。
燎火如奔电,坠石似惊雷。
天寒秋水急,风静夜猿哀。
枕席无由荐,朝云徒去来。
【注释】
巫山高:形容巫峡的高峻。
荆门:指长江三峡的南端门户,即西陵峡口。
云梦:指云梦泽,在今湖北江陵西南。这里泛指巫峡一带。阳台:巫山的名胜,传说为巫山神女所居。
燎火:放火。
坠石:坠落的石头。
天寒:天气寒冷。
秋水:深秋的水。这里指长江水。
夜猿:秋天夜里猿猴的叫声。
枕席:枕头和席子。这里是用典,指隐居之地。
朝云:早晨的云彩,这里借指行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山水之作。诗人通过描写巫峡的险峻、江水的湍急、猿鸟的哀鸣和朝云的飘荡等景物,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巫山高”以“高”字总括全篇,突出了巫峡的雄伟壮丽。接着三句分别描绘了巫峡两岸的壮丽景色和江水奔腾的气势。其中,“云梦迩阳台”一句中,“云梦”泛指巫峡一带;“迩阳台”则是指巫山上的神女阳台。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神秘传说的向往之情。
接下来四句诗,诗人转而写自己的情感。他看到巫峡的景色如此壮丽,便产生了一种想要隐居的想法;而当夜幕降临时,他听到猿鸟的哀鸣声,更加感到孤独与寂寞。这里的“枕席无由荐,朝云徒去来”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然而,他也明白这样的生活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实现的,因此他又说:“朝云徒去来”。这里既有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最后两句诗,诗人再次回到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上。他看到江水在秋日里显得异常湍急,而夜晚时分又听到猿鸟的凄厉之声,不禁感慨万分。这里的“天寒秋水急”,既写出了秋天气候寒冷,也写出了江水的湍急;而“风静夜猿哀”一句,则描绘了夜晚猿鸟哀鸣的景象。这些自然景物都成为了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使他的内心得到了释放和宣泄。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喜爱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