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江与雪山,井邑共回环。
图写丹青内,分明烟霭间。
移君名郡兴,助我小斋闲。
日想登临处,高踪不可攀。

奉酬绵州中丞以江山小图远垂赐及兼寄诗

巴江与雪山,井邑共回环。

译文:巴江河流经雪山,山川与城镇相互环绕。

注释1:巴江河:指长江。

注释2:雪山:四川西部的贡嘎雪山。

注释3:井邑:指城镇。

注释4:回环:环绕、围绕。

赏析:此诗描写了巴江河流经雪山,山川与城镇相互环绕的景象。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巴江河、雪山和镇邑之间的壮丽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

移君名郡兴,助我小斋闲。
译文:将你的职位提升为名郡长官,帮助我在小屋里安静地读书。
注释5:名郡:有名的州县长官。
注释6:小斋:指书房或书斋。
注释7:闲:闲暇、宁静。
赏析:此诗通过“将你的职位提升为名郡长官,帮助我在小屋里安静地读书”的表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追求知识、渴望宁静生活的愿望。

日想登临处,高踪不可攀。
译文:每天想象着登上高山之处,那高耸入云的山峰令人望而生畏。
注释8:登临处:指高山之上。
注释9:高踪:高耸的山峰或崇高的境界。
注释10:攀:攀缘、攀登。
赏析:此诗通过对高山之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诗人用“日想登临处”来形容他对高山的向往之情,而“高踪不可攀”则表达了他无法亲自攀登高山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描绘巴江河、雪山和城镇之间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通过表达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以及追求知识、渴望宁静生活的心愿,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质和追求精神境界的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