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琴石壁上,翻翻一仙人。
手持白鸾尾,夜扫南山云。
鹿饮寒涧下,鱼归清海滨。
当时汉武帝,书报桃花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仙人
弹琴石壁上,翻翻一仙人。
解析:
- “弹琴石壁上”:描绘了一幅画面,石头上刻有弹琴的痕迹,似乎有人在此弹奏。
- “翻翻一仙人”:描述了一个在弹琴的人,可能是道士或隐士,他们经常在山间修行。
手持白鸾尾,夜扫南山云。
解析:
- “手持白鸾尾”:这里的“白鸾尾”可能指的是一种乐器,如笛子或其他类似长条形的吹奏乐器。
- “夜扫南山云”:描述了一个人在夜晚吹奏乐器的情景,他可能在用音乐驱散南山的云雾。
鹿饮寒涧下,鱼归清海滨。
解析:
- “鹿饮寒涧下”:描绘了鹿群在寒冷的山涧饮水的景象,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
- “鱼归清海滨”:描述了鱼儿回到清澈的海边生活,反映了自然界中生物的归宿和生存状态。
当时汉武帝,书报桃花春。
解析:
- “当时汉武帝”:提到了汉武帝这个历史人物,他的统治时期大约从公元前140年到公元前87年。
- “书报桃花春”:这里的“书报”可能是指书信往来,而“桃花春”则暗示了一种春天的气息和景色。整句话表达了一种期待或者盼望之情,可能是因为某个人(可能是汉武帝)给某人(可能是访道者)写信,信中提到了春天即将来临,或者是春天的美景。
译文
仙人在石壁上弹奏着琴弦,翻动着手指弹奏着仙人。
手里拿着白色的鸾尾,夜晚里扫清南山的云雾。
鹿儿在山涧饮水,鱼儿回归到清澈的海滨。
当时是汉武帝执政的时候,他通过书信传递着春天的消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山中世界,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通过对仙人、动物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此外,诗中的“书报桃花春”一句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向往和期盼,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