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寒平城下,夜夜守明月。
别剑无玉花,海风断鬓发。
塞长连白空,遥见汉旗红。
青帐吹短笛,烟雾湿昼龙。
日晚在城上,依稀望城下。
风吹枯蓬起,城中嘶瘦马。
借问筑城吏,去关几千里。
惟愁裹尸归,不惜倒戈死。
诗句释义
1 平城下: 描述了诗人所处的位置,即位于平城之下的场景。
- 饥寒: 表达了诗人在平城下的艰苦生活,既饥又寒。
- 夜夜守明月: 表示诗人在夜晚仍然坚守岗位,守望着月亮。
- 别剑无玉花: 可能是指士兵离别时,没有携带象征身份或荣誉的玉佩和花朵。
- 海风断鬓发: 描述了海风吹过,导致鬓发断裂的情景。
- 塞长连白空: 描绘了边疆的辽阔和空旷,以及与天空相连的景象。
- 遥见汉旗红: 通过视线远方看到汉朝的旗帜是红色的。
- 青帐吹短笛: 指军营中,士兵们可能在帐篷里吹奏短笛。
- 烟雾湿昼龙: 描述早晨的雾气使得天空中的云彩如同龙一般。
- 日晚在城上,依稀望城下: 晚上的时候,诗人站在城墙上,只能模糊地看到城下的情况。
- 风吹枯蓬起: 描述风力强劲到足以使枯萎的蓬草被吹起。
- 城中嘶瘦马: 可能是说在城中,战马因疲惫而嘶叫。
- 借问筑城吏: 诗人向正在修筑城池的官吏询问。
- 去关几千里: 提到离开家乡已经很远,可能到达数千里之外的地方。
- 惟愁裹尸归,不惜倒戈死: 表达了对战争的恐惧和无奈,即使牺牲也在所不惜。
译文
在平城的下面,我忍受饥饿和寒冷,每晚都在守望皎洁的月亮。
离别时,我没有佩戴代表身份的玉花,海风将我的鬓发吹断。
边境的辽阔无边,连白色的天空都显得格外空旷;远处可以看到红色旗帜。
在营帐中,士兵们吹奏短笛,烟雾弥漫使得天边的云彩仿佛一条龙。
傍晚的时候,我在城墙上站立,只能在模糊中遥望下面的战场。
当风势猛烈时,枯萎的蓬草都被吹起;城中的战马因疲惫而嘶叫。
我问那正在修筑城池的官吏,他告诉我离关隘有多远的路程。
我只担心的是,我的家人会因为我在外打仗而感到忧虑,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也不愿意回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兵在边疆前线的生活和感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战士的孤独、坚毅以及深深的思乡之情。诗中不仅反映了战争带给人的苦难,还透露出战士们对于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家人的深深思念。通过细腻的描述,诗人成功地传达了战争中人性的光辉,以及对和平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