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服沾霜露,天衢长蓁棘。
金隐秋尘姿,无人为带饰。
玉堂歌声寝,芳林烟树隔。
云阳台上歌,鬼哭复何益。
铁剑常光光,至凶威屡逼。
彊枭噬母心,奔厉索人魄。
相看两相泣,泪下如波激。
宁用清酒为,欲作黄泉客。
不说玉山颓,且无饮中色。
勉从天帝诉,天上寡沈厄。
无处张穗帷,如何望松柏。
妾身昼团团,君魂夜寂寂。
蛾眉自觉长,颈粉谁怜白。
矜持昭阳意,不肯看南陌。
诗解
第一句:汉唐姬 - 描述一个女性。
饮酒歌 - 表明这是一首表达饮酒时情感的诗歌。
第二句:
御服沾霜露 - 御服(皇帝的衣服)上沾满了霜和露水,暗示着孤独和冷清。
第三句:
天衢长蓁棘 - 天空的道路被杂草和荆棘所占据,比喻政治上的困境或社会环境的危险。
第四句:
金隐秋尘姿 - 金(指皇权)隐藏着秋天的尘埃气质,表达了对权势的隐忧或失落。
第五句:
无人为带饰 - 没有人来装饰或美化这种状况,可能意味着失去了权力后,连基本的社会地位也不复存在。
第六句:
玉堂歌声寝 - 昔日的宴会歌舞已经停止,形容过去繁华不再。
第七句:
芳林烟树隔 - 美丽的树林在烟雾中显得遥远,象征美好事物的遥不可及。
第八句:
云阳台上歌 - 传说中的云阳台,是仙女们歌唱的地方,这里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难以企及。
第九句:
鬼哭复何益 - 鬼哭声听起来无益,表示哀伤无助,强调了悲剧的氛围。
第十句:
铁剑常光光 - 铁剑虽然锋利但总是发出寒光,可能比喻即便有力量也无用武之地。
第十一句:
至凶威屡逼 - 极其邪恶的势力屡次逼迫,暗示面对强大的敌人无力反抗。
第十二句:
彊枭噬母心 - 强壮的枭鸟(猛禽)啄食母鸟的心,比喻残酷的现实无情地侵蚀着人性。
第十三句:
奔厉索人魄 - 急促而猛烈的行为使人心神不宁,表现了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第十四句:
相看两相泣 - 彼此看着流泪,表达了相互间的同情和悲哀。
第十五句:
泪下如波激 - 眼泪像波浪一样汹涌,形容情绪激动到无法抑制。
第十六句:
宁用清酒为 - 宁愿使用清酒来祭奠自己,表达对生命终结的态度。
第十七句:
欲作黄泉客 - 想要成为阴间的客人,比喻生命的终结。
第十八句:
不说玉山颓 - 不说玉山崩塌,暗喻自己的尊严和骄傲。
第十九句:
且无饮中色 - 即使没有酒中的欢乐色彩,依然保持自我。
第二十句:
勉从天帝诉 - 勉强向上天诉说冤屈,表现出不屈的精神。
第二十一句:
天上寡沈厄 - 天上很少遭遇苦难,可能是讽刺朝廷或社会的现状。
第二十二句:
无处张穗帷 - 无处展开华丽的幕布,比喻没有地方可以藏身或避难。
第二十三句:
如何望松柏 - 如何望着那些苍翠的松柏,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绝望。
第二十四句:
妾身昼团团 - 我的身体日复一日地围困着,比喻被困或受困。
第二十五句:
君魂夜寂寂 - 你的灵魂在夜晚寂静无声,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与悲伤。
第二十六句:
蛾眉自觉长 - 我自认为眉毛长得好看,可能是为了掩饰内心的哀愁。
第二十七句:
颈粉谁怜白 - 颈间涂着白粉,却无人怜爱,表达了孤独和无助。
第二十八句:
矜持昭阳意 - 我保持着高贵的姿态,不肯屈服于低微的身份。
第二十九句:
不肯看南陌 - 我不肯去南方的小路上徘徊,象征着逃避现实或不愿面对困境。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在宫廷生活或仕途挫折中的孤独与绝望。首两句通过描绘服饰和环境的荒凉引出主题,随后的句子通过对比过去的奢华和现在的萧条,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悲怆。特别是最后几行,诗人通过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展现了对死亡的淡然以及对命运的无力感,深刻体现了唐代诗歌中常见的悲凉与沉郁风格。整体而言,该诗语言精炼而情感丰富,是唐代抒情诗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