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许在嵩颍,陶唐不得臣。
九州尚洗耳,一命安能亲。
绵邈数千祀,丘中谁隐沦。
朝游公卿府,夕是山林人。
蒲帛扬侧陋,薜萝为缙绅。
九重念入梦,三事思降神。
且设庭中燎,宁窥泉下鳞。

【注释】:

巢、许:指隐居不仕的古代贤士,他们曾与尧舜同时,尧舜去世后,他们都辞了官,隐于山林之间。

嵩颍:山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登封县西北。陶唐:唐尧,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圣明君王。

洗耳:指洗耳恭听,表示对某种言论或意见表示恭敬。

一命:指一介之身,也就是微贱的官职或地位。

绵邈:漫长,这里指时间久远。

丘中:指隐居之地,也就是深山之中。

公卿府:指朝廷中的高官显贵。

蒲帛:指用草编织而成的布匹和丝织品,泛指简陋的衣物。

侧陋:指身份低微,地位卑贱。

薛萝:指薜荔和女萝,都是生长在高山上的植物,常用来比喻隐士。

九重:指帝王所居的宫殿,也指皇宫内宫妃居住的地方。

入梦:指进入梦境,形容被皇帝召见。

三事:指三种事情,具体含义不详。

庭中燎:指在庭院中点燃柴火,表示祭天求雨。

宁窥:意为不敢窥探,因为泉水清澈透明,难以窥视。

【赏析】:

《咏史十一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组诗共十首。此诗描写的是隐居不仕的古代贤士巢父和许由,以及他们在后世的地位和影响。

首联“巢许在嵩颍,陶唐不得臣”,意思是说巢父和许由都在嵩山和颍水之间隐居,但他们却没有得到唐尧这样的圣君的赏识。这里的“陶唐”指的是唐尧,他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圣明君王。而“不得臣”则是指他们没有获得君主的信任和职位。

颔联“九州尚洗耳,一命安能亲”则是说在那个时代,即使是普通百姓也要对贤者保持敬意,因为他们被视为道德典范;然而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即使是微小的官职也足以让他们倾慕不已,所以即使是最卑微的人也不敢接近那些高位者。这两句诗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当时人们对于贤者的尊重和崇拜,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于权力的追求和向往。

颈联“绵邈数千祀,丘中谁隐沦”则是说这些贤人已经隐退了数千年,他们的事迹早已被人们忘怀了,而真正的隐士们也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这里的“绵邈”是指延续不断、长久的时间,而“丘中”则是指那些隐居之地。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那些真正隐士们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历史的深刻感慨。

尾联“朝游公卿府,夕是山林人”则是说那些贤者曾经在朝廷中担任高官显贵,享受着荣华富贵的生活;然而当他们离开官场后,又回到了山林之中,过上了清贫简朴的生活。这两句诗既描绘了贤者们在世俗世界中的辉煌和失落,也展现了他们追求自由、远离尘嚣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贤者的生平事迹进行描述,展现了他们对道德的追求和对权力的不屑一顾。它体现了杜甫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于理想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关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