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洲月落宿禽惊,潮起风微晓雾生。
黄鹤浪明知上信,黑龙山暗避前程。
火旗似辨吴门戍,水驿遥迷楚塞城。
萧索更看江叶下,两乡俱是宦游情。

诗句释义

  • “沙洲月落宿禽惊”:在沙洲上,月亮落下后,栖息的鸟被惊动了。这里的“沙洲”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地点或自然景观。
  • “潮起风微晓雾生”:随着潮水的上涨,微风拂过,晨雾渐渐升起。这句描述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海上景象。
  • “黄鹤浪明知上信,黑龙山暗避前程”:黄鹤山(黄鹤楼)上的浪花仿佛知道有人来,而黑龙山(黑龙潭)的山影似乎在躲避未来的路途。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某种隐喻或象征意义。
  • “火旗似辨吴门戍,水驿遥迷楚塞城”:远处的水驿(水上的驿站或渡口)被烟雾笼罩,难以辨认;而吴门(苏州一带)的烽火台像燃烧的旗帜一样清晰可见。这里的描述可能涉及历史地理知识,反映了作者对某个特定地域的熟悉和感慨。
  • “萧索更看江叶下,两乡俱是宦游情”:秋风萧瑟,江边的树叶已经飘落,无论身在何处,都有一种漂泊的感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生活的感伤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译文

沙洲上,月亮刚刚落下,宿鸟被惊动了。
潮水开始上涨,微风吹过,晨雾升腾而来。
黄鹤山上,波浪似乎知道有人来访;黑龙山下,山影在暗中回避着前方的路。
远处的水驿被烟雨笼罩,看不清;吴门的烽火台上,红色的旗帜在风中飘扬。
秋风吹过江面,江边的树叶已经飘落;不管身处何方,我都感到一种漂泊不定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色与深邃的情感交织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旅途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同时,诗中的“火旗”、“烽火台”等元素也暗示了作者对历史的关注和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抒发了人之常情,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