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通闰月,入夏展春辉。
楼下风光晚,城隅宴赏归。
九歌扬政要,六舞散朝衣。
天喜时相合,人和事不违。
礼中推意厚,乐处感心微。
别赏阳台乐,前旬暮雨飞。
【注释】
首夏:即初夏。
花萼:即花萼相辉。
群臣宴:群臣的宴会。宁王山亭,指南京(今江苏南京)的宁国府的山亭。回楼下,即在楼上观赏。又复申之,即再次赏赐。
通闰月:即“闰四月”。
入夏:进入夏季。展春辉:展开春天的光辉。
风光晚:景色美丽迷人。城隅:城角。
宴赏归:宴饮和欣赏美景后返回。九歌扬政要:即九歌赞美政令的要领。六舞散朝衣:六舞表演结束,皇帝也脱下朝服。
天喜:上天的吉祥,喻意天子有好气象。时:此。相合:相互配合。人和事不违:人和人之间相处融洽,没有违背的事务。
礼中推意厚:礼仪之中体现出心意深厚。乐处感心微:音乐之中感受到人心的温暖。
别赏阳台乐:另有一处观赏《阳台乐》。前旬:前十天。暮雨飞:即“暮雨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宁国府山亭上观群臣宴,并赋《乐府》之作。诗分四段,每段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全诗以“宴”字贯穿,通过描绘宴会场面来抒发诗人的感慨。
第一段,“今年通闰月”,开篇点题,写今年闰月,天气渐暖,春意盎然。“入夏展春辉”,夏天的到来使得春天的美丽更加耀眼夺目。
第二段,“楼下风光晚,城隅宴赏归”,描写宁王府山亭上宴饮归来的情景。“九歌扬政要,六舞散朝衣”,宴会中,人们赞颂政令的重要之处,歌舞表演结束了,皇帝也脱下了朝服。
第三段,“天喜时相合,人和事不违”,这是对国家大好局面的赞颂,表达了人们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礼中推意厚,乐处感心微”,在礼仪之中体现出心意深厚,在音乐之中感受到人心的温暖。
第四段,“别赏阳台乐,前旬暮雨飞”,诗人特地观赏了《阳台乐》,那是在十天前的事情。“暮雨集”,意味着诗人在暮色降临之际回到了家中。
这首诗以宴赏为线索,通过描述宴会的场景来表达诗人的感慨之情。诗人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国家繁荣昌盛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美好未来的祝愿。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对生命之美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