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府求贤士,清溪祖逸人。
江湖与城阙,异迹且殊伦。
间有幽栖者,居然厌俗尘。
林泉先得性,芝桂欲调神。
地道逾稽岭,天台接海滨。
音徽从此间,万古一芳春。
紫府求贤士,清溪祖逸人。
江湖与城阙,异迹且殊伦。
间有幽栖者,居然厌俗尘。
林泉先得性,芝桂欲调神。
地道逾稽岭,天台接海滨。
音徽从此间,万古一芳春。
注释:
紫府: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王屋山。
清溪:指王屋山下流的一条小河,这里指司马承祯归隐地。
闾:里巷。
异迹:与众不同的志向或行为。
幽栖:隐居的人。
林泉:山林泉水,指隐居之地。
地道:这里指道路。
稽岭:一座山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县境内。
音徽:乐音和谐。
芳春:美好的春天。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王屋山为背景,描写了道士司马承祯归隐后的生活。全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又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首联“紫府求贤士,清溪祖逸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紫府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象征着高尚的境界;清溪则暗示了友人归隐后的闲适生活。这两句诗将友人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令人敬佩不已。
颔联“江湖与城阙,异迹且殊伦”描绘了友人归隐后的生活环境。这里的江湖和城阙代表着世俗与超凡脱俗的不同境界,而异迹则强调了友人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的羡慕之情。
颈联“间有幽栖者,居然厌俗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之情。这里的幽栖者指的是那些远离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人。这些幽栖者能够摆脱世俗的束缚,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诗人通过这句诗赞美了友人的高洁品质。
尾联“林泉先得性,芝桂欲调神”则进一步升华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誉之情。林泉代表着自然的美景,象征着清新脱俗;灵芝和桂花则代表着仙草珍药,寓意着长生不老。这两句诗表明诗人认为友人已经具备了超凡脱俗的品质,并希望友人能够借此修行成仙。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又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通过对友人归隐生活的描绘以及对友人品质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崇敬之情。同时,诗句中的意象也富含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