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日岩廊暇,需云宴乐初。
万方朝玉帛,千品会簪裾。
地入南山近,城分北斗馀。
池塘垂柳密,原隰野花疏。
帟幕看逾暗,歌钟听自虚。
兴阑归骑转,还奏弼违书。
注释:
- 撰日岩廊暇:撰日,指皇帝的生辰日。岩廊,指皇帝的御道。
- 需云宴乐初:需云,形容宴会的气氛。
- 万方朝玉帛:万方,各地;玉帛,古代用作礼仪的物品,这里代指群臣。
- 千品会簪裾:千品,指各种服饰;簪裾,古代官员的礼服。
- 地入南山近,城分北斗余:指皇宫位于山脚下,城楼高耸于天边,形象描绘皇权的尊贵和威严。
- 池塘垂柳密,原隰野花疏:池塘边的柳树茂密,原野上的野花稀疏,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
- 帟幕看逾暗,歌钟听自虚:帏幕昏暗,歌声悠扬,空灵而深远。
- 兴阑归骑转,还奏弼违书:兴阑,兴致已尽;还奏,回奏;弼违书,指谏诤之文。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皇帝生日宴会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宴会的盛况和皇家的气派。全诗以“撰日岩廊暇”,“需云宴乐初”开篇,点明了宴会的主题和气氛。接着诗人以“万方朝玉帛”,描绘了群臣齐聚一堂、献上贡品的景象;“千品会簪裾”,则展现了宫中服饰的华丽与精美。
接下来诗人用“地入南山近,城分北斗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皇宫的位置和建筑之美,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宏伟壮观的场景之中。然后诗人又以“池塘垂柳密,原隰野花疏”来描绘宴会场所周围的美丽景色,为宴会增添了一份静谧与雅致。
诗人以“帟幕看逾暗,歌钟听自虚”作结,表现了宴会中歌舞升平、氛围愉悦的情景。整首诗通过对宫廷宴会的描述,展示了皇家的威仪和气派,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繁荣昌盛。诗人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将景物与情感巧妙融合在一起,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深度,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