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跸度河阳,凝笳上太行。
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白雾埋阴壑,丹霞助晓光。
涧泉含宿冻,山木带馀霜。
野老茅为屋,樵人薜作裳。
宣风问耆艾,敦俗劝耕桑。
凉德惭先哲,徽猷慕昔皇。
不因今展义,何以冒垂堂。

【赏析】

此诗作于元大德七年(1303),诗人时年四十一岁,为监察御史。太行山在今河北西部与山西、河南交界处,是当时通往大都的交通要道。诗人登太行山,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全诗八句四对,对仗工整。其中“白雾埋阴壑,丹霞助晓光”二句尤为传神。

首联写诗人清晨骑马来到太行山中,清跸车马声已远远地消失在河阳,只听得笳声悠扬,回响在崇山峻岭之中。“凝”,凝聚;“上”,登上。这一句写出了作者的豪迈气概和昂扬的精神。

颔联写诗人沿着鸟路攀登,只见一条火龙般的道路蜿蜒曲折,环绕着羊肠一样的山路盘旋而上。这两句描绘出了太行山路的险峻,同时也表现出诗人不畏艰险的决心和勇气。

颈联写诗人登上太行山后,看到的景象是:浓雾弥漫,遮住了山间的沟壑,而晨曦中的霞光又照亮了大地。这两句既写出了太行山的高峻,也写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尾联写到了山顶后,诗人发现山涧里的泉水还带有隔夜的冰雪,而山上的树木则已经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霜。这两句写出了太行山的寒意和季节的变化。

这首诗通过描写太行山的景色和自己的登山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关心以及自己的志向。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