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景微雨歇,逍遥湖上亭。
波闲鱼弄饵,树静鸟遗翎。
性野难依俗,诗玄自入冥。
何繇遂潇洒,高枕对云汀。
【注释】
逍遥湖:在今湖北黄岗县,东晋陶渊明曾隐居于此。微雨:小雨。闲:静。性野:性格放达。难依俗:指不随世俗。玄:玄妙。冥:幽深。何由:何以。潇洒:清高超逸。对云汀:面对云天和水边平地。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辞官归隐后的晚年。首句“晚景微雨歇”,点出时令是暮春,正是春雨初霁,天气转暖的时候,诗人的心情也由冷转热,由愁转乐。“晚景”二字,点明时间,为全诗定下基调。次句“逍遥湖上亭”。点明地点,即作者归隐后常去之处的一座湖上的小亭子。第三四句是此诗的核心。“波闲鱼弄饵”,以鱼饵比喻人的名利;“树静鸟遗翎”,以鸟的羽毛比喻人的浮华。这两句都是说,在没有名利、浮华扰动的心境里,人可以保持本性,不随俗流。这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性野难依俗”,“性野”即放达的个性;“难依俗”,指个性放达的人不容易被世俗所接受。这一句说明作者个性放达,不易为世俗所容。“诗玄自入冥”,是说自己作诗,能深入玄妙的境界。“玄”在这里是玄妙,是深奥。“自入冥”,就是自己能进入玄妙的深处。“何繇遂潇洒?高枕对云汀”,意思是说,怎样才能做到潇洒自如呢?只有像陶渊明那样,高枕而卧,对着云天和水边的平地。这里,诗人以陶渊明作为自己精神的榜样。
这首诗是作者隐居后写的一组五言绝句。其大意是:傍晚时分,细雨停歇,我独自来到逍遥湖畔的亭子里,观赏着湖面上悠闲的游鱼,倾听着树上栖息的鸟儿遗落的羽毛。由于性情放达,不愿随俗浮沉;由于诗歌精妙,所以能进入玄妙之境;怎样才能达到潇洒自在的境地?只有像陶渊明一样,高枕而卧,对着云天和水边的平地了。
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二首,也是最有名的一首都有“悠然见南山”之美誉。
陶渊明的诗,多从自然景物中摄取素材,抒发感情,表现情趣,如《归园田居》等名篇,都是以田园风光为题材创作的。他笔下的田园景色,充满了浓郁的诗意,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如本诗开头两句:“晚景微雨歇,逍遥湖上亭。”晚景微雨歇,是说夕阳西下,细雨刚过,天气渐晴。逍遥湖上亭,是说他在湖上的一座亭子上眺望湖光山色。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个宁静美好的环境。
“波闲鱼弄饵”句,是说湖上的游鱼在安静的湖水中自由地游戏,好像有意无意地玩弄着水中的食物。“树静鸟遗翎”,是说树枝静止不动,树上的鸟儿把羽毛脱落下来。“闲鱼”、“遗翎”,都形容湖上的宁静。
“性野难依俗”二句,是说性情放达的人难得有知音,因此很难随俗浮沉。“性野”即放达的个性;“难依俗”,指个性放达的人不容易被世俗所接受。“诗玄自入冥”,是说诗人作诗能进入玄妙的境界。“玄”在这里是玄妙,是深奥;“冥”是深邃、神秘的意思。“自入冥”,就是自己能进入玄妙的深处,也就是进入了艺术的真谛。“何繇遂潇洒?高枕对云汀”,是问怎样才能达到潇洒自在的境地?只有像陶渊明一样,高枕而卧,对着云天和水边的平地了。这里,诗人以陶渊明作为自己精神的榜样。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描写田园生活的诗人,他的诗文,表现了他鄙弃官场的志趣,歌颂了农民的勤劳和纯朴的美德,抒发了他热爱自然的真挚感情,形成了一种清新隽永的风格。陶渊明的这种风格,对后代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