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馀风景,芳辰集远坰。

彩舟浮滉荡,绣毂下娉婷。

林榭回葱茜,笙歌转杳冥。

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

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

从今留胜会,谁肯画兰亭。

诗句: 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长沙东湖

翻译:

上巳馀风景,芳辰集远坰。

彩舟浮滉荡,绣毂下娉婷。

林榭回葱茜,笙歌转杳冥。

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

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

赏析:

《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长沙东湖》是唐代诗人李群玉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裴大夫泛舟东湖的场景,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及赏析:

逐句释义与译文

  1. 上巳馀风景:“上巳”是古代的节日名称,通常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举行,用于纪念介子推等人物。“余风景”意味着这个节日过后的自然风光。整句传达出节日后的美丽景象,给人以宁静和愉悦的感觉。

  2. 芳辰集远坰:“芳辰”指的是美好的时光或季节,而“集远坰”则表达了人们聚集在远离城市的地方。这里可能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自然和谐的场景,人们在此相聚,享受宁静的时光。

  3. 彩舟浮滉荡:“彩舟”形容船只装饰华丽,色彩斑斓。“浮滉荡”描绘了船只在水面上摇曳生姿的样子,给人一种轻盈而优雅的感受。

  4. 绣毂下娉婷:绣毂是一种精美的车轮,“下娉婷”则形容人的姿态美好,如仙子下凡。这句诗通过对比华美的车辆和优美的人,进一步强调了这次出游的豪华与优雅。

  5. 林榭回葱蒨:“林榭”指的是树木环绕的小亭子或建筑,而“回葱蒨”描绘的是树木茂盛、翠绿的景象。这句诗通过描绘林间的美景,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清新自然的画面。

  6. 笙歌转杳冥:“笙歌”指的是吹奏乐器的声音,这里可能是指船上的乐声。“转杳冥”则形容声音悠扬深远,仿佛穿透了空间。这句诗通过描绘音乐和歌声,传达了欢快和祥和的氛围。

  7. 湖光迷翡翠:“湖光”指的是湖水的颜色和光泽,“迷翡翠”则形容湖水如同翡翠般清澈透亮。这句诗通过比喻,赞美了湖的美丽景色。

  8. 草色醉蜻蜓:“草色”指的是绿色的草地,“醉蜻蜓”则形容蜻蜓被阳光照射后显得格外美丽。这句诗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草地上蜻蜓飞舞的美丽画面。

  9. 鸟弄桐花日:“鸟弄”指的是鸟儿在树枝上嬉戏,“桐花”则是梧桐树上开的花。这句诗通过描绘鸟儿与花朵的互动,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氛围。

  10. 鱼翻谷雨萍:“鱼翻”指的是鱼儿在水中翻腾,“谷雨”则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代表春季雨水增多。这里的“翻”字形象地描述了鱼儿在水中游动的轻盈姿态。

    关键词注释

  11. 上巳:指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古代的一个节日。

  12. 芳辰:美好的时光或季节,这里特指春天。

  13. 彩舟:彩色装饰华丽的船只。

  14. 绣毂:精美的车轮,形容车辆华丽。

  15. 林榭:树木环绕的小亭子或建筑。

  16. 笙歌:吹奏乐器的声音,这里可能指船上的音乐。

  17. 杳冥:高远之处,这里形容声音悠扬深远。

  18. 翡翠:一种珍贵的玉石,这里形容湖水清澈如翡翠。

  19. 草色:绿色的草地,这里形容草的颜色。

  20. 醉蜻蜓:形容蜻蜓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美丽。

  21. 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春季雨水增多。

  22. :浮萍,一种水中生长的植物,这里用来形容水波。

    赏析

    李群玉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营造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春日湖景。诗中的“彩舟”、“绣毂”等词汇不仅赋予了景物以美感,也体现了作者对这次出游的期待和喜悦。此外,诗歌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象征手法,如将“草木青翠茂盛”形容为“葱蒨”,既增强了视觉效果,又富有诗意。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流畅的韵律,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活的闲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