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养千年寿,重泉自隐居。
不应随跛鳖,宁肯滞凡鱼。
灵腹唯玄露,芳巢必翠蕖。
扬花输蚌蛤,奔月恨蟾蜍。
曳尾辞泥后,支床得水初。
冠山期不小,铸印事宁虚。
有志酬毛宝,无心畏豫且。
他时清洛汭,会荐帝尧书。
【注释】
龟:一种水陆两栖动物。
静养千年寿:龟在陆地上可以生活一千年,在水中可以生存一万年。
重泉:指深山的泉水。
随跛鳖:比喻不能随波逐流。
宁肯滞凡鱼:宁愿保持自己的清白。
玄露:指龟腹中的膏油。
翠渠:青绿色的荷叶。
扬花输蚌蛤:龟在游动时会将腹部露出水面,所以有“扬花”的说法;而蚌壳和蛤蜊壳都是青色的,所以用“输蚌蛤”来形容。
支床得水初:龟在陆地上可以生活一千年,但在水中可以生存一万年。
冠山期不小:指志向远大。
铸印事宁虚:指自己不会因贪图名利而做出违背本心的事情。
有志酬毛宝:指自己有着远大的抱负。
无心畏豫且:指自己不会有贪欲之心。
他时清洛汭:指将来有机会为朝廷效力。
会荐帝尧书:指将来有机会推荐皇帝的贤才。
【赏析】
这首诗是咏物诗,诗人通过对乌龟的描绘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第一句“静养千年寿”,诗人以“静养”来形容乌龟的生活状态,表示它能够安享千年之福。第二句“重泉自隐居”,诗人用“隐居”来形容乌龟的生活环境,表示它能够远离尘世的纷扰。第三句“不应随跛鳖”,诗人用“随跛鳖”来形容乌龟的行为,表示它不会盲目地跟随他人。第四句“宁肯滞凡鱼”,诗人用“滞凡鱼”来形容乌龟的处世态度,表示它宁愿保持自己的清白。第五句“灵腹唯玄露,芳巢必翠蕖”,诗人用“玄露”和“翠蕖”来形容乌龟腹中的膏油和巢中的青荷叶,表示它的饮食清淡。第六句“扬花输蚌蛤,奔月恨蟾蜍”,诗人用“扬花”和“奔月”来形容乌龟的行动,表示它虽然能够自由地行动,但却不能像月亮一样明亮。第七句“曳尾辞泥后,支床得水初”,诗人用“曳尾”和“支床”来形容乌龟的处世方式,表示它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第八句“冠山期不小,铸印事宁虚”,诗人用“冠山期”和“铸印事”来形容乌龟的目标和行为,表示它有着远大的抱负和高尚的品质。第九句“有志酬毛宝,无心畏豫且”,诗人用“有志酬毛宝”和“无心畏豫且”来形容自己和乌龟的态度,表示自己有着远大的抱负和高尚的品质。第十句“他时清洛汭,会荐帝尧书”,诗人用“他时”和“会荐”来形容将来的机会,表示自己将来有机会为朝廷效力。最后一句“会荐帝尧书”,诗人用“会荐”和“帝尧书”来形容将来有机会推荐皇帝的贤才,表示自己将来有机会为国家做出贡献。
整首诗通过咏物来表达诗人的理想和抱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