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药不得根,寻河不得源。
此时虚白首,徒感武皇恩。
桑田未闻改,日月曾几昏。
仙骨若求得,垄头无新坟。
不见杜陵草,至今空自繁。
”`
采药不得根,寻河不得源。
此时虚白首,徒感武皇恩。
桑田未闻改,日月曾几昏。
仙骨若求得,垄头无新坟。
不见杜陵草,至今空自繁。
译文:
如同寻求药材的根部和河流的根源一样,寻找生命的意义也是徒劳的。岁月流逝,我已白发苍苍,心中充满了对汉武帝的感激之情。曾经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但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倘若能追求到长生不老的仙骨,那该多好啊!可是现在,田地里已没有新坟,只有荒芜的草地在风中摇曳。昔日的杜陵草如今依然繁盛生长,但那已是物是人非,一切都已成为过去。
赏析:
本诗以“览张骞传”为题,旨在表达诗人对于人生、历史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对比“采药不得根,寻河不得源”与“此时虚白首,徒感武皇恩”这两句,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历史的沧桑。前者暗示了人们往往无法触及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只能感叹生命的短暂与空虚;后者则表达了尽管身处乱世,但对武帝的感激之情依旧深沉。
紧接着的“桑田未闻改,日月曾几昏”一句,诗人通过自然现象来比喻世事的变幻莫测。桑田代指人间沧桑,表明时间如流水般逝去,而“日月曾几昏”则暗喻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事物已不再重要或被遗忘。最后,“仙骨若求得,垄头无新坟”表达了一种理想化的想象,即如果能够追求到长生不老的仙骨,那么世间就不会有新坟的出现。这里的“新坟”象征着新生事物或变化的事物,意味着一切终将归于平静和沉寂。
全诗贯穿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英雄和历史的怀念。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对人生、历史和宇宙规律的独到见解。这种情感的流露和哲思的探索,使得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感受的作品,更是一首蕴含哲理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