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凉风动高阁,千金丽人卷绡幕。已怜池上歇芳菲,不念君恩坐摇落。
世上荣华如转蓬,朝随阡陌暮云中。飞燕侍寝昭阳殿,班姬饮恨长信宫。
长信宫,昭阳殿,春来歌舞妾自知,秋至帘栊君不见。
昔时嬴女厌世纷,学吹凤箫乘彩云。含情转睐向萧史,千载红颜持赠君。
凤箫曲
八月凉风动高阁,千金丽人卷绡幕。已怜池上歇芳菲,不念君恩坐摇落。
世上荣华如转蓬,朝随阡陌暮云中。飞燕侍寝昭阳殿,班姬饮恨长信宫。
长信宫,昭阳殿,春来歌舞妾自知,秋至帘栊君不见。
昔时嬴女厌世纷,学吹凤箫乘彩云。含情转睐向萧史,千载红颜持赠君。
注释:
- 凤箫曲:一种乐器名。
- 八月凉风动高阁,千金丽人卷绡幕:八月的凉爽风儿吹动着高楼的窗户,一个高贵的女子正在收起薄纱帷幕。
- 已怜池上歇芳菲,不念君恩坐摇落:我已经可怜那池塘上的花儿凋谢了,却也不想念你对我恩情的抛弃,而让我独自面对秋天。
- 世上荣华如转蓬,朝随阡陌暮云中:世间的荣华富贵就像随风飘荡的小草一样,早晨跟着田里的小路,晚上就到了天上云朵中。
- 飞燕侍寝昭阳殿,班姬饮恨长信宫:赵飞燕在昭阳殿侍奉汉成帝,李班姬在长信宫饮恨。
- 长信宫,昭阳殿,春来歌舞妾自知,秋至帘栊君不见:长信宫,昭阳殿,春天来的时候我在宫中歌舞自娱,秋天来了的时候我却只能看着窗外的帘子空自叹息,你却不知道。
- 昔时嬴女厌世纷,学吹凤箫乘彩云:从前那个秦始皇的宠妃(嬴)厌倦了尘世的纷扰,她学习着吹奏凤凰之箫声,想要乘着彩霞飞升到天上去。
- 含情转睐向萧史,千载红颜持赠君:我深情地回望,想起了那个传说中的萧史。千年之后他仍然把美丽的容颜留给了我。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诗中通过描写古代美女的美貌与才艺以及她们的命运,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的第一句“八月凉风动高阁”,描绘了一幅高阁之上的凉风习习的画面。这里的八月意味着秋天,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高阁则代表了权力的中心或者地位的象征。整个画面给人一种静谧、孤独的感觉,仿佛是一个人在静静地观察这个世界的变化。
“千金丽人卷绡幕”,描述了一位高贵的女性正卷起她的薄纱帷幕。这里的千金丽人指的是富有且美丽的女性,绡幕则代表了她们的身份和财富。这种对比强调了女性的优雅和尊贵,同时也揭示了她们内心的空虚和无助。
“已怜池上歇芳菲”,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惋惜和留恋。这里的池上歇芳菲指的是曾经盛开的美丽花朵,已经凋零在池塘之上。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美好不再的感慨。
“不念君恩坐摇落”,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的无力感。这里不念君恩可以理解为忘记了君王曾经的恩情,而坐摇落则意味着因为失去恩宠而变得孤独无助。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痛苦的感慨。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通过对古代美女的故事进行描述,展现了她们的美丽和悲惨命运。例如“飞燕侍寝昭阳殿”中的赵飞燕和“班姬饮恨长信宫”中的李班姬都是古代著名的美女,她们曾侍奉于皇帝身边,享受过荣华富贵。但是当她们失去了皇帝的宠爱后,却只能默默地承受着孤独和痛苦。这些描述不仅展示了古代美女们的美貌和才艺,也表达了她们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抗争。
最后两句“昔时嬴女厌世纷,学吹凤箫乘彩云”则通过一个传说故事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这里提到的嬴女是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美女,据说她厌倦了尘世的纷扰,决定离开这个世界去寻找自己的归宿。她选择了一种更为自由的方式——学吹凤箫乘彩云。这是一种象征着自由和解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以时间为线索,通过描绘古代美女的美丽与悲剧命运、她们的生活变化以及她们的内心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现实无奈的态度。同时,通过对古代美女故事的描述和传说的引入,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美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