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师休话,晋时灯照岩。
禽飞穿静户,藤结入高杉。
存没诗千首,废兴经数函。
谁知将俗耳,来此避嚣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析

  1. 浮世师休话: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再像过去那样谈论佛理了。这里的“浮世”指的是世间,“师”指的是佛教僧侣,“休话”则表示不再讨论或谈论佛教。
  2. 晋时灯照岩:这句诗描述了晋朝时的灯照亮了山中的洞穴。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这里用来形容山中洞穴的明亮。
  3. 禽飞穿静户:这里的“禽”指的是鸟类,“飞穿静户”形容鸟儿在安静的房间里飞翔。
  4. 藤结入高杉:这句话描绘了藤蔓缠绕着高高的树木。
  5. 存没诗千首: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创作诗歌的数量之多,有上千首诗作。
  6. 废兴经数函:这句话意味着诗卷的废置与兴盛都经过了数个箱子。
  7. 谁知将俗耳: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即人们不知道这些诗歌是出自于世俗之人的耳朵。
  8. 来此避嚣谗:最后一句表明诗人来到这里是为了躲避世俗的喧嚣和诽谤。

译文
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人再像过去那样谈论佛理了。晋朝时,灯火照到了山中的洞穴。鸟儿在空中飞过安静的窗户。藤蔓缠绕着高高的树木。诗歌的数量有上千首。诗卷的废置与兴盛都经过了数个箱子。谁知道这些诗歌是出自于世俗之人的耳朵?我来到这里是为了躲避世俗的喧嚣和诽谤。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代的佛教氛围,反映了诗人对佛教衰落的感慨。通过对晋朝灯火、寂静的窗子、飞鸟、缠绕的藤蔓等自然景象的描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世俗世界的疏离感。同时,诗人通过对诗歌数量的夸张表达,暗示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热爱。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为了躲避世俗的喧嚣而来到此处的决心。整首诗充满了对佛教文化的怀念和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