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来远戍,白首罢干戎。
夜色蓟门火,秋声边塞风。
碛浮悲老马,月满引新弓。
百战阴山去,唯添上将雄。
【注释】
戍:驻守
蓟门:今北京市,古称蓟门。
碛浮悲老马,月满引新弓:碛地是沙石地,马在沙地上奔驰,显得特别悲凉,月满,引弓准备射箭。
阴山: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山脉。
【赏析】
边思是王建诗作中表现边塞生活的重要作品。诗人通过描绘戍边将士的艰苦生活、战斗情景和豪迈的气概,表达了对边防将士的深切同情和赞美之情。全诗风格雄浑,语言朴实,意境壮阔,情感深沉,充分体现了唐诗的艺术特色。
首句“年高来远戍”,点明作者的年龄和所处环境。年高,表明已经经历了许多年;来远戍,说明远离家乡,奔赴边疆。这种情境下,人们往往会产生一些复杂的情感。一方面,可能因为离家太远而感到孤单;另一方面,又可能是因为责任重大而感到自豪。这两种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杂而矛盾的心理体验。
“白首罢干戎”,“白首”一词,通常用来形容年老色衰或者头发变白的情况。在这里,它被用来比喻那些长期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他们年纪虽已老去,但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没有选择退却或放弃。这种精神令人钦佩和感动。同时,“罢干戎”也暗示了一种责任和担当。既然选择了从军,那么就应该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务,不辜负自己的使命和荣誉。
接下来的句子,“夜色蓟门火”,描绘了一幅夜晚守卫的场景。蓟门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指的是边塞的某个关口或要塞。夜色降临时,火光闪烁,营造出一种紧张而神秘的气氛。这种场景常常让人联想到战争、危险和未知的挑战。然而,尽管环境艰苦,将士们依然坚守岗位,毫不松懈。
第三句“秋声边塞风”,则是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荒凉与孤寂。秋天的风吹过边塞,带来了一阵阵凄凉而萧瑟的声音。这种声音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寂寞和孤独,让人不禁感到心酸。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将士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决心。他们知道,只有坚持下去才能取得胜利,才能保护自己的国家和人民。
第四句“碛浮悲老马,月满引新弓。”这两句诗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将士们的艰辛生活。碛地是沙石地,马在沙地上奔驰,显得特别悲凉。月满,引弓准备射箭。这里的碛地和沙石地形象描绘了战士们在艰苦环境中的生活状态。他们不仅要忍受环境的恶劣条件,还要承担沉重的任务和责任。
第五句“百战阴山去,唯添上将雄。”这两句诗则表达了对将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的赞扬和敬佩。百战阴山去,指的是在长期的战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能。这些经验不仅提高了个人的战斗力,还增强了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唯添上将雄,强调了将士们的英勇和威武。他们在战场上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赞誉。他们的存在不仅为国家的安全做出了贡献,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塞将士的生活状态、战斗情景和精神状态,展现了他们的坚韧不拔和英勇无畏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边防将士的深切同情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