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度残夏,空房欲暮时。
夜听猿不睡,秋思客先知。
竹迥烟生薄,山高月上迟。
又登尘路去,难与老僧期。

宿玉泉寺

野寺度残夏,空房欲暮时。夜听猿不睡,秋思客先知。

竹迥烟生薄,山高月上迟。又登尘路去,难与老僧期。

注释:野寺度过剩余的夏天,空房子想要傍晚时分。夜晚听到猿声睡不着,秋天的思念客人先知道。竹林里烟雾升起,山峰上月亮升起很慢。再次走上尘土道路离开,很难和老和尚相约。

赏析:

首联点题“宿玉泉”,交代了作者住宿的地点。诗人以“度”字领起全篇,用笔轻快,把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的夏夜,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盎然春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颔联描写了诗人夜宿时的所见所感。诗人在寺庙中听到远处传来的猿啼声,这声音似乎比平时更大更响,仿佛是天将破晓,又像是在催促着什么,让诗人无法入睡;而此时正值初秋时节,树叶开始变黄,飘落,诗人心中不禁生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颈联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画卷。竹林里的雾气缭绕上升,仿佛给竹林披上了一层轻薄的纱衣;而远望山上的月亮,也慢慢地爬上了山顶,显得格外明亮。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敏锐观察力,也表现出他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尾联表达了诗人离别的情绪。诗人再次踏上了尘世的道路,离开了玉泉寺,心中不免有些依依不舍。他深知自己与老和尚约定再相聚的日子已经不远了,但此刻却不知何时能够再次见面,因此只能独自黯然神伤地离去。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他对家乡、亲人以及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同时,诗中所采用的一些修辞手法,如对比、借景抒情等,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不少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