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辇出明光,乘流泛羽觞。
珠胎随月减,玉漏与年长。
寒尽梅犹白,风迟柳未黄。
日斜旌骑转,休气满林塘。
【注释】
晦日: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侍宴:陪伴皇帝饮宴。应制:按皇帝旨意而作。赋得长字:诗中要表达的字眼是“长”。
【赏析】
这首诗写于正月晦日,即农历正月初七日。这一天,唐玄宗在长安城西的大明宫举行宴会,李邕献《正月晦日侍宴应制》。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气氛下写成的。全诗以咏景为线索,描绘了宴会前、宴间、宴后的情景。
“御辇出明光”,皇宫里传来了消息,皇帝御驾出临了,于是诗人便怀着激动的心情前往。
“乘流泛羽觞”,御辇出明光,乘流泛羽觞,这两句写出了皇帝出行时的盛况,也表现出诗人的欣喜心情。
“珠胎随月减,玉漏与年长”,这里用比喻的手法把时间比作珍珠,把月亮比作怀孕的母体,把时间的流逝比作胎儿的成长,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漫长和宝贵。
“寒尽梅犹白,风迟柳未黄”,寒尽梅犹白,风迟柳未黄,描写了春天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日斜旌骑转,休气满林塘”,日斜旌骑转,休气满林塘,描绘了夕阳西下的美景,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译文】
皇家车辇驶出明光宫门,乘着水流泛舟畅饮美酒。
珍珠般的胎胞随着月亮渐消,玉漏壶里的水随岁月悠悠流逝。
春尽梅花依然洁白如故,东风迟迟杨柳还未泛黄。
太阳快要落山了旌旗猎猎,皇恩浩荡之气弥漫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