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洲头夜泊船,此时形影共凄然。
难归故国干戈后,欲告何人雨雪天。
箸拨冷灰书闷字,枕陪寒席带愁眠。
自嗟落魄无成事,明日春风又一年。

【注释】

鄂渚:指湖北武昌。除夜:农历除夕,即旧岁的最后一天。鹦鹉洲: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泛指江南水乡。泊船:停船于江中。形影:影子,比喻孤独的人。凄然:凄凉的样子。干戈:兵器,借指战乱。何人:问谁。雨雪天:天气寒冷,下雪的天气。箸拨:用筷子拨弄灰烬,写自己因愁苦而失眠。冷灰:指燃尽了的蜡烛,书闷字:用笔写下心中的闷气。枕陪寒席:指睡在冰凉的席子上,带愁眠。自嗟:自我叹息,自责自怨。落魄:落泊失意,无依无靠。成事:成功、有作为。春风又一年:春天到来,意味着新的一年开始。

【赏析】

《鄂渚除夜书怀》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作于唐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时作者任苏州刺史。

首联“鹦鹉洲头夜泊船,此时形影共凄然”。诗人在除夕之夜,泊舟鹦鹉洲,与自己的影子相伴,感到凄凉。鹦鹉洲是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是古代文人骚客常去的地方之一。诗人在除夕之夜,泊舟于此,面对茫茫江面,不禁发出感慨:“此时形影共凄然”。这一句既写了诗人独自漂泊在外的孤寂之感,又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颔联“难归故国干戈后,欲告何人雨雪天。”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诗人在除夕之夜,面对纷飞的雪花,心中充满了迷茫和困惑。他既想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享受家的温暖;又觉得战争纷扰,无法实现这个愿望。这里的“干戈”指的是战争,“雨雪天”则是指恶劣的天气条件。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困扰的无奈,又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颈联“箸拨冷灰书闷字,枕陪寒席带愁眠”。“箸拨冷灰”,形容自己因为心事重重而难以入睡,只能用筷子拨弄着冷灰消磨时间。“枕陪寒席”,则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在冰冷的席子上辗转反侧,带着忧愁入睡的情景。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又展示了他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悲哀。

尾联“自嗟落魄无成事,明日春风又一年”。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自己的失望和自责。他觉得自己虽然身处困境,却未能有所成就。然而尽管如此,诗人仍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相信明天就是新的一年,一切都会重新开始。这里的“春风又一年”,既是对春天到来的美好寓意,也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诗人在除夕之夜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