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双剑古今闲,三尺高于四面山。
若使火云烧得动,始应农器满人间。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稚登创作的五言绝句,题目为《题庐山双剑峰》。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第一句:“倚天双剑古今闲。”
“倚天”通常用来比喻高耸入云的山峰,这里特指庐山的双剑峰。双剑峰因其形似两把并立的宝剑而得名,它矗立在庐山之中,成为一处著名的景观。
“古今闲”指的是自古以来都显得悠闲自在。这句诗描绘了双剑峰自始至终都保持着一种宁静、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

第二句:“三尺高于四面山。”
“三尺高于四面山”形容的是双剑峰的高度,即它比旁边的山都要高很多。这一句可能是在形容双剑峰的壮观和险峻程度,给人一种超越群山的感觉。

第三句:“若使火云烧得动。”
这句诗提出了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如果火云能够燃烧起来,那么双剑峰是否就会变得活跃起来,甚至影响周边的环境。这里的“火云”可能是指熊熊大火,暗示着双剑峰在某种条件下可能会产生变化。

第四句:“始应农器满人间。”
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双剑峰未来可能带来的影响的预测。如果双剑峰真的能够引起大火,那么农具、农田等都可能受到影响,意味着农业生产会受到干扰。这里的“农器满人间”形象地描绘了火灾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注释

  • 倚天:形容山峰高耸,如同倚靠天空。
  • 古今闲:意指从古至今都显得悠闲自在。
  • 三尺高于四面山:形容双剑峰的高度远超周围的山峦。
  • 若使火云烧得动:假设火云能够燃烧起来。
  • 始应农器满人间:如果双剑峰引发大火,那么农具、农田都会受到影响,意味着农业遭受破坏。

赏析
这首诗虽然短小,但意境深远,通过对庐山双剑峰的描述,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魅力和潜在的破坏力。通过对双剑峰与火云、农业之间的关系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以及对人类文明可能受到威胁的担忧。整首诗简洁明快,语言朴实无华,却能够引人深思,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