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马行疾,城荒人住稀。
听歌知近楚,投馆忽如归。
鲁堰田畴广,章陵气色微。
明朝拜嘉庆,须著老莱衣。
夕次蔡阳馆
日暮马行疾,城荒人住稀。
听歌知近楚,投馆忽如归。
鲁堰田畴广,章陵气色微。
明朝拜嘉庆,须著老莱衣。
注释:
- 夕次蔡阳馆:傍晚到达蔡阳馆休息。次,停留;蔡阳馆,地名,位于蔡县的东面。
- 日暮马行疾,城荒人住稀:太阳西下的时候,马儿奔驰得很快,城中荒凉,人烟稀少。日暮,太阳落山的时候;马行疾,指马奔驰得很快;城荒,指城中荒凉;人住稀,指城中的人居住得很稀疏。
- 听歌知近楚:听了歌,才知道离楚国很近。
- 投馆忽如归:到了旅馆,好像回到了家中一样。投馆,进入旅馆的意思;忽如归,突然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样。
- 鲁堰田畴广,章陵气色微:鲁堰的田地很大,章陵的气息微弱。鲁堰,地名,在今湖北枣阳县北;田畴,田地;章陵,地名,在今湖北枣阳县东北。
- 明朝拜嘉庆,须著老莱衣:明天就要拜谒皇上了,必须换上老人的衣服。嘉庆,皇帝的年号;老莱衣,老年人穿的衣服,这里指代古代的隐士之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旅途情景的诗作。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日暮时分的旅行场景。诗中通过“日暮”、“马行疾”、“城荒人住稀”等词语,描绘了旅途中的日落、马匹奔跑、城市萧条和人群稀少等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而凄凉的氛围。
诗人又通过“听歌知近楚”和“投馆忽如归”两句,巧妙地将旅途中的听觉感受和心理体验融为一体,使诗歌更具有了动态性和情感性。这里的“听歌”不仅是指听到歌声,更是指通过歌声感受到了远方楚地的气息,而“投馆”则表达了在旅途中的安定和舒适感。
诗人通过“鲁堰田畴广,章陵气色微”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观和地理特点。这里的“鲁堰田畴”指的是鲁堰地区的农田,而“章陵”则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的“气色微”则是指章陵地区的环境气息相对较弱,给人一种宁静而古朴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情景的生动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对于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