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这首诗是杜甫的《赠韦七赞善》。诗中通过描写诗人与韦七赞善分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名利看淡的人生态度。

首句“自洛之越”,意为从洛阳出发到浙江一带。洛,指洛阳;越,指浙江一带。洛阳是当时的政治中心,而浙江则相对偏远一些。这里用“洛”和“越”两个地名来表示诗人从繁华的城市到较为偏僻的地方,形象地描绘了他离开洛阳时的情境。

第二句“皇皇三十载”,指的是诗人离开洛阳已经三十年了。这里的“皇皇”形容时间过得很快,暗示了他在这三十年间经历了许多事情。而“三十载”则具体指出了这段时间的长度,表明诗人在这段时间里已经走过了很长的路。

第三句“书剑两无成”,意味着他的学问和才干都未得到充分发挥。这里的“书剑”指的是他曾经追求的学问和才能,而“两无成”则表示这两者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一句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过去努力的反思和评价。

第四句“山水寻吴越”,意为他在寻找山水之美的同时,也希望能找到一个像吴越那样的美丽地方。这里的“吴越”指的是江苏南部的一带,因为历史上以山水风光著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第五句“风尘厌洛京”,意味着他在远离喧嚣的洛阳后,对那里的生活感到厌倦。这里的“风尘”指的是战争和政治纷争,而“厌”则表示厌倦或不喜欢。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政治斗争的厌倦,以及对于平静生活的追求。

第六句“扁舟泛湖海”,意为他用扁舟在湖海之间漂流,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这里的“扁舟”指的是一种轻便的小舟,而“湖海”则指的是大江大海。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旅行和冒险的向往,以及对于宁静生活的渴望。

第七句“长揖谢公卿”,意味着他向那些达官贵人行礼告别,表示感谢。这里的“公卿”指的是古代的高官贵族,而“长揖”则是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尊敬和感激。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权力和地位的态度,他不愿意为了功名利禄而失去自我。

最后一句“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意为他只是在饮酒作乐,不关心外界的评价和个人名誉。这里的“且乐”表示他暂时的快乐和满足,而不是长久的幸福;“杯中物”则指的是酒,表示他正在享受酒带来的快乐;“谁论世上名”则表示他并不关心外界对他的评价,只关注自己的感受和快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看淡的人生态度。

赏析:这首诗通过杜甫的视角,展现了他从繁华的城市到偏远地区的离别场景,并表达了他对名利看淡的人生态度。诗中的关键词包括“洛”、“越”、“书剑”、“风尘”、“扁舟”、“长揖”和“世名”。这些词汇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变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