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

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

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阳台。

可叹悽惶子,高歌谁为媒。

《途次望乡》

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

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

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阳台。

可叹悽惶子,高歌谁为媒。

注释:

  • 客行愁落日:客旅之人行走在路途中,看到落日而感到忧愁。
  • 乡思重相催:家乡的思念之情越来越强烈,仿佛在催促着自己。
  • 况在他山外:何况自己已经身在异地之外。
  • 天寒夕鸟来:天气寒冷,晚上鸟儿飞来栖息。
  • 雪深迷郢路:积雪深厚,使得通往郢地的道路变得模糊不清。
  • 云暗失阳台:云雾缭绕,遮蔽了阳台的方向。
  • 可叹悽惶子:令人叹息的是这个孤独漂泊的儿子。
  • 高歌谁为媒:独自高歌,无人能够成为他情感的寄托和慰藉。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情景,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人首先描绘了旅途中的落日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乡愁,表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内心的孤寂。接着,诗人又以对比的方式展现了自己在外的孤独与故乡的温暖,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转向了自然景象的描述,通过夜晚的景色和气候变化,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辛和内心的忧郁。最后一句“高歌谁为媒”,则表达了游子内心的孤独和无助,没有人可以成为他情感的寄托和慰藉。这种情感的真实流露,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感人肺腑的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