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无蛟龙患,日夕常安流。
本欲避骢马,何如同鹢舟。
岂伊今日幸,曾是昔年游。
莫奏琴中鹤,且随波上鸥。
堤缘九里郭,山面百城楼。
自顾躬耕者,才非管乐俦。
闻君荐草泽,从此泛沧洲。

《与黄侍御北津泛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以下是诗句、译文、注释和赏析的详细阐述:

  1. 诗句原文
    津无蛟龙患,日夕常安流。
    本欲避骢马,何如同鹢舟。
    岂伊今日幸,曾是昔年游。
    莫奏琴中鹤,且随波上鸥。
    堤缘九里郭,山面百城楼。
    自顾躬耕者,才非管乐俦。
    闻君荐草泽,从此泛沧洲。

  2. 译文
    津口没有蛟龙作祟,傍晚时分总是平静安宁。
    我原本打算避开那些战马,怎敢与你同乘一叶扁舟?
    哪里是你今天得福,我们曾是往日同游。
    请不要在琴声中吹起鹤鸣,让我们随着波浪上的鸥鸟一起游荡。
    堤岸边就是九里的外郭,远处群山环抱的高楼耸立。
    回头看看那些亲手耕作的人,我的才能怎能和管仲、乐毅相比?
    得知你被举荐至草野之地,从此我们将泛舟沧海之滨。

  3.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水乡画面,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共游的愉悦心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的“津无蛟龙患”和“日夕常安流”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北津口的宁静和水流的平稳,为整个诗歌定下了轻松愉悦的基调。
    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避开战马的渴望,但同时也羡慕友人的幸运,能够与好友同游。这种对比,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也展示了他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中的后半部分,诗人以“岂伊今日幸,曾是昔年游”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当下的感慨。诗人通过这种时空交错的手法,使诗歌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深度。
    诗人通过描写自己与友人在自然中的悠然自得,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体现在诗人的个人生活中,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哲理的一种领悟和追求。
    《与黄侍御北津泛舟》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和自然美的诗歌,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和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诗歌的魅力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