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山江岸曲,郢水郭门前。
自古登临处,非今独黯然。
亭楼明落照,井邑秀通川。
涧竹生幽兴,林风入管弦。
再飞鹏激水,一举鹤冲天。
伫立三荆使,看君驷马旋。
【注释】
岘山:在汉阳西南。萧员外:指萧翼,当时任荆州长史。荆州:今湖北江陵一带。
亭楼明落照:指夕阳西下,余晖映照在亭楼的窗户上。
涧竹生幽兴:涧边的竹林发出幽深的情趣,引起诗人的感慨。涧竹:指涧边茂密的竹林。
林风入管弦:指山中的清风吹过树林,发出悦耳的音乐声,使诗人联想到箫、笛等乐器。林风:指山林中吹来的和煦春风。
三荆使:指荆州刺史萧翼。三荆:古以荆州为南土,故称荆州为荆。
驷马旋:指马儿奔驰如飞。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写萧翼即将赴荆州任职,他站在岘山上眺望着江岸曲曲的景色和郢水门前城郭的雄姿。“自古登临处”,说明自古以来许多有志之土都曾在这里登高远望,抒发自己的情怀;“非今独黯然”,则表现萧翼此时此刻内心的感慨。
颔联紧承首联,进一步描绘萧翼登临所见的景象,并表达了自己对古人的追忆之情。
颈联写萧翼登上亭楼,看到夕阳西坠,余晖映照着亭楼窗户,井邑秀美的山川与通达的河流相映成趣,令人陶醉。
尾联写萧翼伫立亭前,目送萧翼离开,心中不禁想起他将要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美好前程。
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萧翼,抒发了作者的惜别之情和对友人的祝愿之意。全诗构思缜密,层次分明;情景交融,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