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未及开时节,况是秋风莫近前。
留待来年二三月,一枝和露压神仙。
【注释】
- 感:触动,引起。
- 福感寺:在今江苏吴县西南。
- 少年:指作者的侄儿。苏轼《答李端叔书》“此来不欲与少游相见。”李端叔即李之仪。
- 二三月:二三月至四月中旬,此时牡丹盛开。
- 神仙:指牡丹花。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题一作《牡丹》,是说这首诗赞美的是牡丹而不是人(少年)。
首句“牡丹未及开时节”,写牡丹尚未开花,而秋风已至,故不宜接近它。次句紧承上句,写诗人对牡丹的感情。诗人对牡丹的偏爱有素,他早已知道,只有在二三月间,牡丹才能和露带霜,一枝独放,压尽群芳。
三四两句“留待来年二三月”,言下之意,明年二三月时,牡丹定会盛开,那时诗人再来观赏。这两句中蕴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之情。
末句“一枝和露压神仙”,以神化笔调写花,将牡丹比为天上的神仙,突出其超凡脱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