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两河客,别离经半年。
却来峰顶宿,知废甄南禅。
馀雾沈斜月,孤灯照落泉。
何当闲事尽,相伴老溪边。
【注释】甄山:即南溪山。
【赏析】这是一首写山居生活的诗,诗人在山中闲居半年之后归来,故地重游,触景生情,写下此诗。首联是说自己从两河(今河南、山东)作客归来,与友人分离已经半年了。颔联写自己回到山中,看到朋友白天在山间小院午睡,自己只好在山顶上投宿。颈联写自己在山下小院里,点上孤灯照看泉水。尾联说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把世俗的烦扰都抛开,就和老友一起住在山中小溪旁。此诗以“宿”字为题,全篇紧扣“宿”字,写了山居生活的种种情景。
第一句“从作两河客,别离经半年”,交代诗人从两河(今河南、山东一带)来到此地,已过了半年。“两河客”,指作者曾做官于两河之间,此处泛指在外做官。“离别”,指作者与妻子分离。这两句叙事直起,简洁明了,但透露出诗人因官场失意而归隐山林的原因。
第二句“却来峰顶宿,知废甄南禅。”是说诗人又来到山峰顶上过夜,知道这里不再有南溪寺了。“知废”,知道。“甄南禅”,指南溪寺。南溪寺位于南溪山腰,是当时佛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作者曾住在那里,如今已不复存在。这一句既写景,又抒情,表现了一种怅然若失的心情。
第三句“馀雾沈斜月,孤灯照落泉。”写傍晚时分,余下的烟雾笼罩着斜月,一灯独照着清冷的泉水。“馀雾”、“斜月”是傍晚的景象,“沉”是形容月光如水,映入水中;“沈”是动词,意为“沉”,这里作形容词用,形容月亮倒映在水面上。“余”,留有余地。“孤灯”,指诗人点起的孤灯,用来照明泉水。“照落泉”,是说灯光照亮了泉水,突出了孤寂的氛围。
第四句“何当闲事尽,相伴老溪边。”是说什么时候能把世间的杂事都抛开,就可以和你一起在山边的小溪畔度过晚年了。这四句诗,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