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别听边漏,窗灯落烬重。
寒僧回绝塞,夕雪下穷冬。
出定闻残角,休兵见坏锋。
何年更来此,老却倚阶松。
【注释】
- 省己:僧人。
- 归太原:回故乡。太原在今山西、河北交界处。
- 边漏:古代边防报警用的水漏,这里指报时。
- 窗灯:室内的灯火。落烬重:指灯光熄灭,又重新燃起。
- 寒僧:指僧人,因天冷而返回寺庙。
- 夕雪:傍晚的雪。穷冬:冬季最寒冷的时候。
- 出定:打坐修定。残角:指佛教中的晨钟,也用来象征时间。休兵:停止战争。坏锋:指兵器的锋刃被磨钝了,比喻战事已平。
- 何年更来此:何时再来到此处,即何时再来此地?老却倚阶松:形容自己年老体衰,只能倚着台阶上的松树度过余生。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首先看首句,“惜别听边漏”,意思是说,诗人听到边疆传来的钟声,心中充满不舍之情。这钟声象征着战乱,让人心生哀愁。接着,“窗灯落烬重”,描绘了夜晚时分,室内的灯光熄灭又重新燃起的情景。这里既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纠结。
然后是第二句,“寒僧回绝塞”,这里的“寒”字用来形容天气寒冷,而“回绝塞”则表示僧人回到寺庙中。这句诗描绘了僧人在寒冷的冬天里回到寺庙的景象。同时,“夕雪下穷冬”也进一步渲染了冬天的寒冷氛围,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第三句,“出定闻残角”,描绘了僧人在修行时听到了钟声的情景。这里的“出定”指的是僧人在寺庙中的修行状态。而“残角”则是佛教中的一种象征,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这句诗既体现了僧人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最后一句,“何年更来此,老却倚阶松”,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担忧和期望。他希望友人能够在未来的某一天再次来到这个地方,那时自己也将依靠着门前的一株松树度过余生。这里的“何年更来此”既是对友人的期盼,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期许。
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人生旅程中所经历的痛苦与挣扎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