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石致身闲自得,平云竹阁少炎蒸。
斋床几减供禽食,禅径寒通照像灯。
觅句当秋山落叶,临书近腊砚生冰。
行登总到诸山寺,坐听蝉声满四棱。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水石致身闲自得,平云竹阁少炎蒸。
- 注释: 水边的石头让人感觉自在,平和的云朵下的竹林阁楼很少受到炎热的阳光影响。
- 译文: 在水边石头旁,身心得以放松和享受,远离炎热的竹林阁楼,气候宜人。
2. 斋床几减供禽食,禅径寒通照像灯。
- 注释: 斋室的床减少了供应给鸟的食物,禅院的小路寒冷而明亮,照亮了佛像前的灯光。
- 译文: 斋室中不再放置供鸟食用的食物,禅院的小道在寒冷中依然明亮如昼,照亮了佛像前。
3. 觅句当秋山落叶,临书近腊砚生冰。
- 注释: 寻找佳句时,就像秋天的山林中飘落的叶子,临近冬季时,砚台里的墨水会结冰。
- 译文: 寻觅好词佳句时,就好似秋天山林中落叶纷纷,临近冬天,砚台上的墨水都结了冰。
4. 行登总到诸山寺,坐听蝉声满四骭。
- 注释: 经常登山游览,总能找到各个山中的寺庙,坐下来聆听四周传来的蝉鸣声。
- 译文: 总是喜欢去山上游览,总能在各个山中的寺庙找到我的身影,坐下来聆听四周蝉鸣声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色以及僧侣的生活。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致观察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禅宗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自然的变化(如“秋山落叶”与“冬日砚冰”),展现了季节更迭与修行者心境的转变。诗中还体现了人与自然、内心与外界的和谐共存,以及对于简单生活状态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和心灵自由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