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娄住何处,仁邑无馁寒。
岂悟旧羁旅,变为新闲安。
二顷有馀食,三农行可观。
笼禽得高巢,辙鲋还层澜。
翳翳桑柘墟,纷纷田里欢。
兵戈忽消散,耦耕非艰难。
嘉木偶良酌,芳阴庇清弹。
力农唯一事,趣世徒万端。
静觉本相厚,动为末所残。
此外有馀暇,锄荒出幽兰。

新卜清罗幽居恭奉献陆大夫黔娄住何处,仁邑无馁寒。

岂悟旧羁旅,变为新闲安。

二顷有馀食,三农行可观。

笼禽得高巢,辙鲋还层澜。

翳翳桑柘墟,纷纷田里欢。

兵戈忽消散,耦耕非艰难。

嘉木偶良酌,芳阴庇清弹。

力农唯一事,趣世徒万端。

静觉本相厚,动为末所残。

此外有馀暇,锄荒出幽兰。

注释:

新卜清罗幽居恭奉献陆大夫 —— 你刚刚在清幽的角落里卜居定居,恭恭敬敬地献给陆大夫吧!

黔娄住何处,仁邑无馁寒 —— 黔娄(春秋时鲁国人)居住在何处?他的仁德使得这个地方免受饥饿寒冷之苦。

岂悟旧羁旅,变为新闲安 —— 你怎么会想到自己曾经是一位羁旅之人呢?现在却变成了一个悠闲自得的人。

二顷有馀食,三农行可观 —— 我拥有两顷的土地,足以养活自己。耕种和收获都能看到成果,这是多么值得欣慰的事情啊!

笼禽得高巢,辙鲋还层澜 —— 笼子里的鸟得到了高高的巢穴,而车辙中的鱼儿也重新回到了水中。

翳翳桑柘墟,纷纷田里欢 —— 桑树和柘树的废墟,田间的欢乐景象。

兵戈忽消散,耦耕非艰难 —— 战争结束了,农民们不再需要担心耕作的艰辛了。

嘉木偶良酌,芳阴庇清弹 —— 美好的木偶和良酒相伴,清新的风儿也为我们提供了庇护。

力农唯一事,趣世徒万端 —— 农民的唯一任务就是努力耕作,而世俗之事则让人感到困惑。

静觉本相厚,动为末所残 —— 静下心来,才能体会到生活的本真;动起来时,就会被世俗所困扰。

此外有馀暇,锄荒出幽兰 —— 还有多余的时间,可以去锄草、种植幽兰花。

赏析:

这是一首赠诗,表达了诗人对陆大夫的敬意和祝福。全诗共八句四联,每联两句,形式整齐,语言优美。

第一联“黔娄住何处,仁邑无馁寒”,描述了黔娄(春秋时鲁国人)居住在何处?他的仁德使得这个地方免受饥饿寒冷之苦。这里以黔娄为例,表达了诗人对仁者的敬仰之情。

第二联“岂悟旧羁旅,变为新闲安”,通过“岂”字的转折,诗人感慨自己曾经是一位羁旅之人,现在却变成了一个悠闲自得的人。这里的“闲安”一词,既形容陆大夫的生活状态,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心境变化。

第三联“二顷有馀食,三农行可观”,描绘了丰收的景象。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土地肥沃,二是说农民辛勤劳作后有了收获。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农民的劳动成果,也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美好祝愿。

第四联“笼禽得高巢,辙鲋还层澜”,通过笼中鸟儿和水底鲫鱼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陆大夫的生活状态。这里的“笼”“鱼”都是象征性的词语,表达了对陆大夫的敬意和祝福。

第五六联“翳翳桑柘墟,纷纷田里欢。兵戈忽消散,耦耕非艰难”,描绘了农田的繁荣景象。这里的“兵戈”是指战争,而“耦耕”则是双人耕作的方式。这两句诗表达了和平时期农民生活的美好时光,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七八联“嘉木偶良酌,芳阴庇清弹”,通过木偶和良酒、清风等意象,展现了一种宁静祥和的生活氛围。这里的“嘉”、“芳阴”都是形容词,分别表示美好和宜人的阳光。这两句诗既赞美了陆大夫的生活品质,也表达了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力农唯一事,趣世徒万端”,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诗人指出农民的生活虽然辛苦,但也是唯一的任务;而对于世俗世界,则充满了各种纷扰和诱惑。这两句诗既反映了农民的生活现实,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