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旷听群木,自然识孤桐。
正声逢知音,愿出大朴中。
知音不韵俗,独立占古风。
忽挂触邪冠,逮逐南飞鸿。
肃肃太守章,明明华毂熊。
商山无平路,楚水有惊潨。
日月千里外,光阴难载同。
新愁徒自积,良会何由通。

《送卢虔端公守复州》

  • 师旷听群木,自然识孤桐。

注释:师旷,古代音乐家,善于辨别各种乐器的声音,这里用“师旷”来比喻诗人自己,他善于倾听、识别各种不同的声音,从而能够发现其中最独特、最有价值的声音。”孤桐”是指一棵孤独的梧桐树,它虽然与众不同,但却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师旷倾听各种声音的场景,表达了他对不同事物的独特感知和理解能力。

  • 正声逢知音,愿出大朴中。

注释:”正声”是指最纯正、最美好的声音,”知音”是指能够理解和欣赏这种声音的人。”大朴中”指的是一个简单、朴素、原始的世界。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希望找到那些能够理解、欣赏他的声音的人,一起分享这份美好。

  • 知音不韵俗,独立占古风。

注释:”韵俗”是指那些庸俗、浮夸的声音和行为,”占古风”则是指坚守自己的个性和风格。诗人在这里强调了对于真正懂得欣赏他的声音的人的期望,他们应该超越世俗的诱惑和干扰,去追寻那份纯粹、自然的美。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坚守个性和风格的决心和决心。

  • 忽挂触邪冠,逮逐南飞鸿。

注释:”触邪冠”是指那些被世俗所污染、失去本真的东西,”南飞鸿”则是指那些远离喧嚣、自由飞翔的大雁。诗人在这里以大雁自喻,表达了自己对于摆脱世俗羁绊、追求自由生活的决心和勇气。

  • 肃肃太守章,明明华毂熊。

注释:”肃肃”形容太守的威严和庄重,”华毂熊”则是指华丽的车子和雄壮的马。诗人在这里通过对太守的描述,展现了他对这位官员的尊敬和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太守才能和品德的认可和赞赏。

  • 商山无平路,楚水有惊潨。

注释:”商山”和”楚水”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地名,分别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和湖北省一带。”无平路”是指商山的道路险峻曲折,”有惊潨”则是指楚水湍急澎湃。诗人在这里通过描绘商山和楚水的景象,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心中的理想和追求。

  • 日月千里外,光阴难载同。

注释:”日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千里外”则是指遥远的距离。”光阴难载同”则是指时间过得太快,无法承载我们共同的回忆和经历。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时间的感慨和无奈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的时光的珍惜和怀念。

  • 新愁徒自积,良会何由通。

注释:”新愁”是指新近产生的忧愁和烦恼,”徒自积”则是指这些忧愁只能白白地积累起来。”何由通”则是指如何才能让这些忧愁得到解脱和释放呢?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生活中困扰他的问题的无奈和焦虑,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