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鹤弹古舌,婆罗门叫音。
应吹天上律,不使尘中寻。
虚空梦皆断,歆唏安能禁。
如开孤月口,似说明星心。
既非人间韵,枉作人间禽。
不如相将去,碧落窠巢深。
【注释】
晓鹤:清晨的鹤。古舌:古代乐器的琴。婆罗门:印度古代对神的称呼,此处指天。应吹天上律:应该发出天上的节奏。不使尘中寻:不让尘世中的人们寻找。虚空梦:虚幻的梦想。歆唏:怅然失意的样子。开孤月口:像月亮一样张开嘴。似说明星心:像星星一样闪烁着光芒。既非人间韵:不是人间的音韵。枉作人间禽:白白地成为人间的鸟类。相将去:一起去。
【赏析】
这是一首寓言诗。诗人借用晓鹤自鸣来象征人的命运,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第一句“晓鹤弹古舌”,写晓鹤早晨醒来时,伸长脖子,用长长的舌头舔着嘴唇,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晓鹤”是鹤的一种,这里指代诗人自己。第二句“婆罗门叫音”,是说晓鹤发出的叫声,如同印度婆罗门教徒所唱的颂歌,庄严、肃穆。“婆罗门”是印度教的祭司,这里借指天。“应吹天上律”是说晓鹤应该发抒天上的节奏。
第三句“不使尘中寻”,意思是不要在尘世中寻觅它。“尘中寻”指人间,这里借指世俗生活。诗人认为,只有脱离尘俗,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第四句“虚空梦皆断”,写晓鹤已经摆脱了一切幻想,清醒地面对着现实。“虚空”指空虚,“梦皆断”指幻灭,这里表示诗人已经觉悟,认清了人生的真实面目。
第五句“歆唏安能禁”,意思是怅然失意的样子又怎么能禁止呢?“歆唏”是叹息的意思。这两句写诗人面对人生的虚无和幻灭,不禁感到惆怅、失落,但这种惆怅、失落是无力阻止的。
接下来的八句,诗人用晓鹤自鸣来象征人的命运,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感慨。第六句“如开孤月口”,是说像月亮一样张开嘴。“孤月口”比喻人的嘴巴,这里指说话或歌唱的声音。第七句“似说明星心”,是说像星星一样闪烁着光芒。第八句“既非人间韵”意思是不是人间的音韵。第九句“枉作人间禽”,白白地成为人间的鸟类。第十句“不如相将去”是说不如一起走吧。这里的“相将去”是说一同离开。
最后两句“碧落窠巢深”,是说不如一起走远一些,到深幽的地方栖息吧。“碧落”指天空,“碧”是深绿色,“落”指天空,“窠巢”指鸟窝,“深”指遥远。这里用鸟飞向深山老林栖息来比喻诗人要远离尘世,追求精神的自由和安宁的生活。
这首诗以晓鹤自鸣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全诗构思奇特,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给人以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