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鸷有馀饱,鲁山长饥空。
豪人饫鲜肥,鲁山饭蒿蓬。
食名皆霸官,食力乃尧农。
君子耻新态,鲁山与古终。
天璞本平一,人巧生异同。
鲁山不自剖,全璞竟没躬。

孟郊的《吊元鲁山》是一首充满深刻寓意和强烈个人情感的诗作。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翻译:

  • 第1节: “搏鸷有馀饱,鲁山长饥空”

  • 译文: 凶猛的野兽已经吃得饱了,但是鲁山却永远饥饿。

  • 注释: “搏鸷”指的是猛禽,这里比喻那些豪强之人。“有馀饱”意味着这些豪强有足够的食物。“长饥空”则表达了鲁山长久以来的饥饿状态。

  • 第2节: “豪人饫鲜肥,鲁山饭蒿蓬”

  • 译文: 那些豪强们吃的是珍贵的食物,而鲁山的人们只能吃粗糙的食物。

  • 注释: “饫鲜肥”指豪强们享用美味佳肴。“饭蒿蓬”则描绘了鲁山人民生活的艰难,他们只能以野蒿为食。

  • 第3节: “食名皆霸官,食力乃尧农”

  • 译文: 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享受着美食,而那些辛勤劳作的人却只能勉强维持生活。

  • 注释: “食名皆霸官”意味着那些权贵享有名誉和地位,能够享受到最好的食物。“食力乃尧农”则强调了农民耕作的辛苦,与尧帝时期的农业水平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 第4节: “君子耻新态,鲁山与古终”

  • 译文: 君子耻于追求新奇的事物,而鲁山也坚持自己的传统。

  • 注释: “君子耻新态”反映了儒家思想中的保守态度,君子应该遵循传统的美德。“与古终”则意味着鲁山坚持传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不愿意随波逐流。

  • 第5节: “天璞本平一,人巧生异同”

  • 译文: 上天赋予的璞玉本来是平实无华的,而人世间的巧夺天工却使它们变得千差万别。

  • 注释: “天璞本平一”指的是自然赋予的美好品质。“人巧生异同”则强调了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差异,使得原本相同的璞玉产生了不同的美。

  • 第6节: “鲁山不自剖,全璞竟没躬”

  • 译文: 鲁山没有自我剖解,它的完整璞玉最终消失了。

  • 注释: “不自剖”表示鲁山保持了自己的完整和质朴,没有被外界的变化所影响。“全璞竟没躬”则暗示了由于鲁山的坚持和纯真,它的美好品质最终被埋没或失去了。

孟郊在《吊元鲁山》中通过对比天地的困苦与鲁山的困苦,表达了对鲁山困境的同情和对贤人治世的渴望。这首诗不仅是对鲁山县贫困状况的反映,也是对儒家思想中君子应坚持原则、保持纯真品质的一种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