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人多自霾,道理与俗乖。
细功不敢言,远韵方始谐。
万物饱为饱,万人怀为怀。
一声苟失所,众憾来相排。
所以元鲁山,饥衰难与偕。
这首诗是杜甫的《吊元鲁山》。以下是逐句解释和赏析:
- 贤人多自霾(注释:贤人往往被世俗所蒙蔽)
- 道理与俗乖(注释:道理与世俗相反)
- 细功不敢言(注释:细微的工作也不敢轻易谈论)
- 远韵方始谐(注释:只有远处的声音才能达到和谐)
- 万物饱为饱(注释:万物吃饱了就满足了)
- 万人怀为怀(注释:人们的心情满足)
- 一声苟失所(注释:一次失误就会失去一切)
- 众憾来相排(注释:各种怨恨随之而来)
- 所以元鲁山(注释:所以,元鲁山)
- 饥衰难与偕(注释:饥饿和衰落难以与之共同)
译文:
贤人往往被世俗所蒙蔽,他们的道理与世俗相反。细微的工作也不敢轻易谈论,只有远处的声音才能达到和谐。万物吃饱了就满足了,但人们的心也满足。一次失误就会失去一切,各种怨恨随之而来。所以,元鲁山的处境如此艰难,饥饿和衰落难以与之共同。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元鲁山的处境,表达了诗人对贤人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担忧。诗人认为贤人往往被世俗所蒙蔽,他们的道理与世俗相反。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同时,诗人也指出细微的工作也不敢轻易谈论,只有远处的声音才能达到和谐。这表明诗人对于事物的认识和看待问题的方式非常独特。
诗人还通过描绘万物、人们的心态和元鲁山的处境,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担忧。元鲁山的处境艰难,饥饿和衰落难以与之共同。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对元鲁山的同情,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这首诗通过对元鲁山的处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担忧和感慨。诗人的观点虽然在当时可能具有一定的争议性,但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