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犊不知孝,鲁山自驾车。
非贤不可妻,鲁山竟无家。
供养耻佗力,言词岂纤瑕。
将谣鲁山德,赜海谁能涯。
诗句释义及分析
1. 黄犊不知孝,鲁山自驾车
- 关键词:黄犊、知孝
- 解释:”黄犊”指的是小牛。在这里,黄犊象征着无知或不善于表达孝顺的动物。”不知孝”表明这头黄犊未能理解或表现出对父母的孝顺。”鲁山自驾车”则是指鲁山自己驾驭车辆,暗示鲁山可能因为某种原因(如贫困或无力)而自行驾驶,这反映出他的无奈或是处境的艰辛。
2. 非贤不可妻,鲁山竟无家
- 关键词:贤、妻
- 解释:”非贤不可妻”表达了一种观点,即没有贤德的人是难以娶妻的。这里强调了德行在婚姻中的重要性。”竟无家”表示即使有贤德也难于找到伴侣,可能是由于社会环境或个人选择等原因。
3. 供养耻佗力,言词岂纤瑕
- 关键词:供养、耻、佗力
- 解释:”供养耻佗力”意味着供养的责任不应仅依靠别人的力量来承担,而是应当由自己亲自完成。”言词岂纤瑕”指出语言表达不能有任何小瑕疵或过失,需要严谨认真。
4. 将谣鲁山德,赜海谁能涯
- 关键词:谣、赜、涯
- 解释:”将谣鲁山德”表示要传播鲁山的美德。”赜海谁能涯”意指在如此广大的世界中,谁能够完全理解并传承鲁山的美德?这里的”赜海”比喻世间之大,”涯”代表极限,表达了对鲁山美德传承困难的感叹。
译文
黄犊不知孝顺,鲁山独自驾车。
没有贤良不能娶妻,鲁山终究无家。
供养之事令人羞愧,言辞岂能有微小瑕疵。
想要歌颂鲁山的德行,谁能穷尽大海般浩瀚的真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黄犊与鲁山的对比描绘,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黄犊的无知与鲁山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前者缺乏基本的人性关怀,后者承受着生活的重负。诗中的“非贤不可妻”与“供养耻佗力”等句,深刻地揭示了道德和责任的主题。最后一句“谁能穷尽大海般浩瀚的真理?”更是对整个人生和社会现象的高度概括和反思。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鲁山的同情,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和思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