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绝白云信,愁心如水长。
蛩鸣万户月,鸦步一溪霜。
不识红尘险,安知皓首狂。
捣衣中夜望,今古事寻常。
诗句解析:
- 夜 - 描述的是时间,即夜晚。
- 久绝白云信,愁心如水长。 - “久绝白云信”表达了长时间未能收到家人的消息或书信,而“愁心如水长”则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焦虑和思念之情如同不断流淌的江水一般深沉且持久。
- 蛩鸣万户月,鸦步一溪霜。 - 这里使用蟋蟀(蛩)的鸣叫声与月亮、溪边的霜花相比喻,传达出一种孤独凄凉的氛围。
- 不识红尘险,安知皓首狂。 - “不识红尘险”意味着对尘世的复杂和险恶缺乏认识或警惕,“安知皓首狂”则是在感叹自己年老时才认识到年轻时的错误或轻狂。
- 捣衣中夜望,今古事寻常。 - “捣衣”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工艺活动,常用于表达思乡之情。而“中夜望”则暗示了深夜时分仍在凝视远方,寄托着对家乡或亲人的深切思念。最后一句“今古事寻常”则可能表示无论古今,这些情感都是普遍而平凡的,但同时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的情感变化。
译文:
夜深人静时,我独自坐在窗边,心中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长时间的等待,让我无法理解那些世俗中的险恶,也未曾意识到青春年少时的我有多么狂妄。在这寂静的夜里,我常常敲打着衣裳,望着月光下的霜花,思绪万千。如今想来,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这样的情感都是如此的常见而又平常。
赏析:
本诗以夜晚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外界的观察,展现了其对亲情、岁月和人生的深刻感悟。首句“夜”设定了整个诗歌的场景,而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具体的景象和动作来加深这种感受。诗人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人在面对孤独、忧虑和衰老时的心理状态,以及对过往错误的反省。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