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山突出何怪奇,上有万状无凡姿。
大者嶙峋若奔兕,小者㠥嵬如婴儿。
玉柱金茎相拄枝,干空逾碧势参差。
虚中始讶巨灵擘,陡处乍惊愚叟移。
萝烟石月相蔽亏,天风袅袅猿咿咿。
龙潭万古喷飞溜,虎穴几人能得窥。
吁予比年爱灵境,到此始觉魂神驰。
如何独得百丈索,直上高峰抛俗羁。

望九华山

兹山突出何怪奇,上有万状无凡姿。

大者嶙峋若奔兕,小者㠥嵬如婴儿。

玉柱金茎相拄枝,干空逾碧势参差。

虚中始讶巨灵擘,陡处乍惊愚叟移。

萝烟石月相蔽亏,天风袅袅猿咿咿。

龙潭万古喷飞溜,虎穴几人能得窥。

吁予比年爱灵境,到此始觉魂神驰。

如何独得百丈索,直上高峰抛俗羁。

注释:

  1. 兹山突出何怪奇,上有万状无凡姿 - 这山奇特突出,上面形态万千,没有平常的姿态。
  2. 大者嶙峋若奔兕,小者㠥嵬如婴儿 - 大的山峰像奔跑的犀牛一样崎岖不平,小的山峰则像是抱着婴孩一般高耸。
  3. 玉柱金茎相拄枝,干空逾碧势参差 - 如同玉柱和金茎支撑着树枝,树干空了,颜色更加深绿,高低不一。
  4. 虚中始讶巨灵擘,陡处乍惊愚叟移 - 在空旷的地方开始惊讶巨大的力量劈开,陡峻的地方突然让愚公移走了心。
  5. 萝烟石月相蔽亏,天风袅袅猿咿咿 - 藤萝和烟雾遮蔽了石头上的月亮,天风轻轻地吹着,猿猴发出悠扬的声音。
  6. 龙潭万古喷飞溜,虎穴几人能得窥 - 古老的龙潭不断有水飞溅出来,老虎的洞穴有几人能够看见?
  7. 吁予比年爱灵境,到此始觉魂神驰 - 我已多年喜爱这灵秀的环境,来到这里才觉得魂魄都被吸引。
  8. 如何独得百丈索,直上高峰抛俗羁 - 如何才能独自得到一根百丈长的绳索?直接向上攀登,抛弃世俗的束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九华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气息。开头两句“兹山突出何怪奇,上有万状无凡姿”描绘了九华山的独特之处,山上的岩石形状多种多样,没有普通的模样。接着,诗人通过具体的形象描绘,如“大者嶙峋若奔兕,小者㠥嵬如婴儿”,生动地展现了九华山上的山峦形态各异,有的像犀牛奔腾,有的像怀抱婴儿般高耸入云。这些形象生动,富有动态感,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九华山之上,感受到其雄伟壮丽的景象。

诗人又通过“玉柱金茎相拄枝,干空逾碧势参差”这样的诗句进一步描绘了九华山的奇特景色。这里的“玉柱金茎”比喻了山中的岩石和树木,它们相互支撑,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同时,诗人还运用了“干空逾碧势参差”这样的词语来形容山上的云雾缭绕,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这种描述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也使九华山的形象更加立体和鲜明。

诗人还通过对九华山夜景的描写来表现其美丽。他写道:“萝烟石月相蔽亏,天风袅袅猿咿咿。”这里,诗人将山中的雾气、石头上的月光以及猿猴的叫声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这种描写不仅展示了九华山的自然风光,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

最后一句“吁予比年爱灵境,到此始觉魂神驰”则是诗人的内心写照。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多年来对九华山的喜爱之情,而当他真正到达这里时,他才真正感受到了九华山的魅力,以至于他的魂魄都被吸引住了。这种情感表达既真挚又感人,使得整首诗更加深刻和动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