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落嗟残命,萧条托胜因。
方烧三界火,遽洗六情尘。
隔岭天花发,凌空月殿新。
谁令乡国梦,终此学分身。
谪南海过始兴广胜寺果上人房
零落嗟残命,萧条托胜因。
方烧三界火,遽洗六情尘。
隔岭天花发,凌空月殿新。
谁令乡国梦,终此学分身。
注释:
- “谪南海”和“过始兴”: 表示诗人被贬到南海(今广东省)的始兴县,并经过这里的广胜寺和果上人的房间。
- “零落嗟残命”: 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感觉自己的生命如同落叶一般凋零。
- “萧条托胜因”: 暗示虽然生活处境艰苦,但通过在寺庙中修行来寻求精神上的慰藉。
- “方烧三界火”: 描述焚烧掉心中的烦恼,即烧毁世俗的欲望。
- “遽洗六情尘”: 迅速洗净内心的杂念与欲望,保持心灵的清净。
- “隔岭天花发”: 描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就像隔山传来的美妙花朵一样纯净美好。
- “凌空月殿新”: 形容心境高远,仿佛站在云端之上,观赏着新的月宫景象。
- “谁令乡国梦,终此学分身”: 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表明自己将在此处修行,不再回到世俗中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被贬至南海后,经过始兴广胜寺时所作的感怀之作。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心境转变和对超然世外的追求。首句“零落嗟残命”直接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哀叹;接着的“萧条托胜因”,则表现了通过修行来寻求心灵解脱的决心。诗中的“三界火”和“六情尘”分别象征了世俗的欲望和内心的杂念,而“隔岭天花发”和“凌空月殿新”则描绘了诗人向往的清静境界。最后两句“谁令乡国梦,终此学分身”更是透露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告别,以及在修行中获得新生的决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态度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