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心有尚,乃是孔门生。
为计安贫乐,当从大道行。
讵应流远迹,方欲料前程。
捷径虽云易,长衢岂不平。
后来无枉路,先达擅前名。
一示遵途意,微衷益自精。
行不由径
古人心有尚,乃是孔门生。
为计安贫乐,当从大道行。
讵应流远迹,方欲料前程。
捷径虽云易,长衢岂不平。
后来无枉路,先达擅前名。
一示遵途意,微衷益自精。
注释:
- 古人心有尚:古人心中有着高尚的理想和追求。
- 乃是孔门生:这是孔子的学生。
- 为计安贫乐: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而甘愿贫穷快乐。
- 当从大道行:应当遵循正确的道路前进。
- 讵应流远迹:不应只顾远方,忽略了近处的道路。
- 方欲料前程:想要预测未来的发展。
- 捷径虽云易:虽然捷径看似容易,但长远来看并不可靠。
- 长衢岂不平:平坦的道路上没有阻碍。
- 后来无枉路:以后不会有走错路的情况。
- 先达擅前名:先贤们擅长在关键时刻做出明智的选择。
- 一示遵途意:表示自己遵循正确道路的决心。
- 微衷益自精:内心深处更加专注于精进自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人生道路选择的诗歌。诗人通过古人的行为和态度,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道路选择的深刻思考。
首联“古人心有尚,乃是孔门生。”诗人开篇就提出了一个主题,即古人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着高尚的理想和追求,并且是孔子的学生。这里的“尚”字,既指高尚,又指向往。
颔联“为计安贫乐,当从大道行。”接着诗人进一步展开讨论,阐述了他的人生理念: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甘愿贫穷快乐,并要遵循正确的道路前进。这里的“安贫乐道”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也是一种对理想的追求。
颈联“讵应流远迹,方欲料前程。”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不应该只顾远方,忽略了近处的道路。同时,他还想预测未来的发展,这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深思。
尾联“捷径虽云易,长衢岂不平。”诗人认为,虽然有时候捷径看似容易,但长远来看并不可靠。这里的“长衢”比喻的是人生的长途跋涉,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尾联“后来无枉路,先达擅前名。”诗人最后总结说,以后不会有走错路的情况,因为先贤们擅长在关键时刻做出明智的选择。这里的“先达”是指那些已经取得成就的人,他们的经验和智慧可以帮助后来者避开错误的道路。
尾联“一示遵途意,微衷益自精。”诗人最后表明了自己的决心:表示自己遵循正确道路的决心,并表示内心深处更加专注于精进自我。这里的“微衷”可以理解为微小的内心世界,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自己内心的反思和审视。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感慨和思考,展现了他对人生道路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它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我们谨慎选择和坚定前行。只有遵循正确的道路,才能走向成功的人生。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诗人身上学到,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都要保持初心和坚定信念,不断努力和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