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良史笔,浪迹擅文藻。
中夏授参谋,东夷愿闻道。
行轩玩春日,饯席藉芳草。
幸得师季良,欣留箧笥宝。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要点,然后分析相关诗句在内容上与题目的关系,并结合诗作具体内容具体分析,最后指出运用的艺术手法,注意不要脱离诗歌本身。此题是一道诗歌鉴赏题,要求学生赏析诗句,答题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具体的诗歌内容进行阐释,言之有理即可,注意要分条作答。

【注释】

①中夏授参谋:指萧颖士任中书舍人时。②季良:萧颖士字颖士,一字伯玉,河间景城(今属河北)人。唐代官员。③幸:希望之意。④箧笥宝:指萧颖士所珍视的藏书箱。

【译文】

天生的文才,浪迹江湖擅写文章;中夏任中书舍人,愿闻道于东夷之地。游春日行轩车,饯席藉芳草之荫;有幸拜师季良,留下宝贵藏书。

【赏析】

“天生文才”,点明萧颖士的天赋。他少年时就以文章知名,后因事被贬到岭南,但他的才华依然不减当年。“浪迹擅文藻”,则表明他的一生都在追求文学事业,尽管历经坎坷,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理想,而是不断努力,终于有所成就。

第二句“中夏授参谋”,表明他曾经担任过中书舍人这一职务。这个职务在当时是非常尊贵的,因此萧颖士曾为此感到自豪。然而,他后来被贬到了岭南地区,这对他的仕途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尽管如此,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理想,而是继续追求进步。

接下来两句诗描绘了萧颖士在游历中的情景。他曾经游历过大江南北,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这些记忆成为了他在人生路上的精神支柱,使他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乐观的心态。

第三句“行轩玩春日”,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他喜欢欣赏春天的美景,也喜欢在旅途中感受自然的恩赐。这种热爱大自然的态度使他更加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第四句“饯席藉芳草”,则是对萧颖士宴席环境的描写。宴会设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环境。这样的环境不仅让人心情愉悦,也让人们更加重视生态保护工作。

最后两句“幸得师季良,欣留箧笥宝”是对萧颖士的赞誉之辞。他被认为是一位优秀的老师,能够给予学生们宝贵的指导和帮助。他留下的珍贵藏书也是学生们学习的宝贵财富之一。

这首诗通过对萧颖士一生经历的描述和对其作品的赞赏,表达了对这位伟大文人的敬仰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