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淼万馀里,扁舟发落晖。
沧溟何岁别,白首此时归。
寒暑途中变,人烟岭外稀。
惊天巨鳌斗,蔽日大鹏飞。
雪入行砂屦,云生坐石衣。
汉风深习得,休恨本心违。
【注】:
淼淼:水波渺漠。
万馀里:指从海中向陆地航行的漫长距离。
发:出发。落晖:夕阳,傍晚的光线。
沧溟(cānɡmínɡ)别:沧海和大海分离。
白首:头发花白,指年老。此时归:此时返回新罗国去。
寒暑:气候的变化。
岭外:山岭之外,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惊天巨鳌斗,蔽日大鹏飞:形容海上的壮观景象。
雪入行砂屦(jù):鞋底沾满雪花;行砂:沙滩。
云生坐石衣:云气蒸腾,使坐在岩石上的衣衫也变得潮湿。
汉风:汉代文化。深习得:深深领悟、理解。
休恨:不抱怨。
违:违背,这里指不如意。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写诗人送僧归新罗的情景。全诗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富有哲理,表现了诗人与僧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
首联“淼淼万馀里,扁舟发落晖。”描绘出一幅壮阔的海上航行图,万馀里的距离,夕阳西下的景象,给人一种宽广无垠的感觉。
颔联“沧溟何岁别,白首此时归。”则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回归的感受。沧海与大海分离,白发的人在此时刻回归故乡,这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也是对人生离合的感慨。
颈联“寒暑途中变,人烟岭外稀。”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变化和孤独。寒暑交替,路上行人稀少,只有山岭之外才能看到人烟,这种描绘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寂寥和无奈。
尾联“惊天巨鳌斗,蔽日大鹏飞。”则是对海上壮观景象的描绘,巨鳌和大鹏飞动起来,仿佛要撼动整个天空,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这里的“惊天”、“蔽日”都是夸张的修辞手法,用以形容海上景象的壮丽。
最后两句“雪入行砂屦,云生坐石衣。”则是一种想象和比喻的运用,雪落到沙鞋上,云蒸腾在石衣上,这是对诗人心境的一种反映。这里的雪和云都是象征性的表达,代表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冷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于离别和回归的深刻感受以及对人生无常的体悟。同时,它也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