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晚啸游人,车马乱驱尘。
月光三五夜,灯焰一重春。
烟云迷北阙,箫管识南邻。
洛城终不闭,更出小平津。
上元夜效小庾体同用春字
薄晚啸游人,车马乱驱尘。
月光三五夜,灯焰一重春。
烟云迷北阙,箫管识南邻。
洛城终不闭,更出小平津。
注释:
薄晚:傍晚时分,天色较暗。啸游人:在夜晚游玩的人群。车马:车辆和马匹,形容人群众多。乱驱尘:混乱地驱赶着尘土。月光:指明亮的月光。三五夜:即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晚上,也称为“上元”。灯焰:灯笼的光芒。一重春:一层春意,比喻灯光的明亮。烟云:烟雾缭绕。迷:遮蔽。北阙:皇宫北面的门,古代用以指代皇帝。箫管:古代乐器,此处泛指音乐声。识:辨识。南邻:指洛阳城的南方邻居。洛城:即东都洛阳。终不闭:始终没有关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上元夜灯火辉煌、人头攒动的喧嚣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这一夜洛阳城中的繁华和热闹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的“薄晚”与“三五夜”、“车马”与“灯焰”等词语的运用,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同时,“烟云迷北阙”、“箫管识南邻”等意象,又赋予了诗歌更深的内涵。最后以“洛城终不闭,更出小平津”收尾,表达了诗人对洛阳城繁荣景象的赞美之情。整首诗既展示了唐代上元夜的盛况,又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