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经非纸上,师佛在心中。
觉路何曾异,行人自不同。
水云晴亦雨,山木夜多风。
闻结西方社,尚书待远公。
【注释】
师经非纸上 : 指佛经并非仅仅在纸面上。
觉路何曾异,行人自不同 : 觉者的道路本无差别,而行者却各不相同。
水云晴亦雨,山木夜多风 : 水面上的白云和天空中的乌云,在晴朗的天气里也会下雨;山上的树木在夜晚也容易受到大风的袭击。
闻结西方社,尚书待远公 : 我听说您在建立西方净土的寺庙,郑尚书也在等待您的远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一位去兴元的朋友(即郑尚书),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意,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生死等哲理的思考。
首联:诗的起句“师经非纸上”,表达了一种对佛经的理解——佛经并非仅仅是在纸面上的文字,而是需要用心去体会和理解的。这里的“师经”指的是佛教经典,“非纸上”则表示要真正领悟其中的精髓。
颔联:“觉路何曾异,行人自不同。”这是说,修行者的道路本无差别,但行者却各不相同。这里的“觉”指的是觉悟、觉醒,“路”指的是修行的道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者的理解:修行的道路虽然相同,但每个人的修行之路却是不同的。
颈联:接下来的两句“水云晴亦雨,山木夜多风”,则是对前面两句的进一步阐述。这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例如“水云晴亦雨”可以理解为即使是晴天时,云和水也可能下起雨来;而“山木夜多风”则可以解释为即使是在夜晚,山上的树木也可能受到大风的袭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无常和变幻的感慨。
尾联:最后两句“闻结西方社,尚书待远公”,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祝福和期待。这两句的意思是:听说你将在西方建立净土寺院,郑尚书也在等待你的远行。这里的“西方社”指的是西方净土寺,是佛教中的重要寺庙之一;“远公”是指慧远和尚,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祝福和期待,希望他在修行的道路上能够取得成功。
整首诗通过对佛经、修行者道路以及人生无常等主题的探讨和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修行等哲理的思考和感悟。同时,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