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残归未遂,寂寞此宵情。
旧国当千里,新年隔数更。
寒犹近北峭,风渐向东生。
谁见长安陌,晨钟度火城。

《除夜二首其一》是北宋诗人陈与义在宋室南渡后第二年除夕所作。诗中陈与义通过描述除夕的夜晚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接下来将从逐句解读诗句入手,详细分析每一句的内容及其背后的情感。

  1. 第一句“衰残归未遂,寂寞此宵情。”
  • 衰残归未遂:这里的“衰残”形容诗人自身的衰老,而“归未遂”则表达了诗人未能实现归家的愿望。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无奈,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寂寞此宵情:这里的“寂寞”描绘了诗人除夕之夜的孤独感,而“此宵情”则暗示了这种孤独是因为远离故乡而产生的。
  1. 第二句“旧国当千里,新年隔数更。”
  • 旧国当千里:这里的“旧国”指的是诗人的故土,而“当千里”则强调了故土与诗人之间的距离之远。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因战乱或迁移而产生的距离感。
  • 新年隔数更:这里的“新年”指的是新的一年,而“隔数更”则意味着新旧年交替之际,诗人的心情也经历了从喜悦到失落的转变。
  1. 第三句“寒犹近北峭,风渐向东生。”
  • 寒犹近北峭:这里的“寒”描述了夜晚的寒冷天气,而“近北峭”则描绘了寒冷天气下北风的强劲。这体现了诗人对冬季严寒的敏感和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
  • 风渐向东生:这里的“风”指的是北风,而“东生”则表示随着时间的流逝,北风开始逐渐减弱。这表达了时间推移带来的变化和季节更迭带来的希望。
  1. 第四句“谁见长安陌,晨钟度火城。”
  • 谁见长安陌:这里的“长安陌”指的是古代长安城的街道,而“谁见”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繁华的感叹和对当前景象的陌生。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
  • 晨钟度火城:这里的“晨钟”指的是寺庙中的晨钟,而“度火城”则描绘了钟声穿越烟雾和火光的景象。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和对平凡生活的珍视。
  1. 赏析部分
  • 这首诗通过对除夕之夜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失落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诗人通过描绘寒风、北风等自然现象,以及长安城的街道和晨钟,展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过去一年的喜悦与今年的忧愁,揭示了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

陈与义在《除夜二首其一》中所表达的情感是复杂而深沉的。诗人通过描绘除夕之夜的景象,展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