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墀赐对使殊方,官重霜台紫绶光。
玉节在船清海怪,金函开诏拜夷王。
云晴渐觉山川异,风便那知道路长。
谁得似君将雨露,海东万里洒扶桑。

送源中丞赴新罗

  • 赤墀赐对使殊方,官重霜台紫绶光。

  • 注释: “赤墀”指的是皇帝的宫殿台阶,“赐对”是皇帝与大臣之间的对话,“殊方”表示远方或异国。“官重”指的是官职高,“霜台”指朝廷中的高位,“紫绶”是古代官员所佩戴的印鉴,通常用紫色丝绳编织而成,代表着高贵。

  •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源中丞即将赴任新罗的情景。他即将接受皇帝的命令出使远方的国家,这是一个重要的使命,也是对他才能的认可。他的官职高,地位显赫,这代表了他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 玉节在船清海怪,金函开诏拜夷王。

  • 注释: “玉节”是指朝廷颁发的符节,“船”是出行的工具,“海怪”可能是指海上的妖怪或是比喻困难和危险。“金函”是指用金子制成的盒子,这里用来盛放诏书。“夷王”是指新罗国的君主。

  • 赏析: 源中丞乘坐船只出发,船上有朝廷颁发的符节,象征着他的身份和使命。他手持金函,打开后宣读诏书,向新罗的夷王致敬。这表明源中丞即将开始他的外交任务,他需要通过这种方式向对方展示自己的权威和诚意。

  • 云晴渐觉山川异,风便那知道路长。

  • 注释: “云晴”是指天空晴朗,没有云彩,“山川异”可能是指因为天气的变化而感到景色不同,也可能是形容心情的变化。“风便”可能是指随着风的变化而感到路途的艰难,“路长”可能是指旅程的遥远。

  • 赏析: 当天空晴朗时,源中丞能够清楚地看到周围的山川景色。然而,由于长途旅行,他可能会感到旅途的艰辛。这表明源中丞即将开始一段艰难的旅程,他将面对未知的挑战和困难。

  • 谁得似君将雨露,海东万里洒扶桑。

  • 注释: “谁得似”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谁能像你这样”,表达了源中丞的自信和骄傲。“雨露”在这里比喻源中丞的恩泽和恩情,“海东”指南方大海,“万里”表示距离远,“洒扶桑”是指将恩泽洒向远方的国家。

  • 赏析: 源中丞即将前往遥远的国家,他将用自己的恩泽和恩情来影响和改变那里的生活。他的行为将被人们铭记,他的影响力将被传颂。这表明源中丞即将完成他的外交任务,他将为新罗带来和平和繁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