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归客但心伤,三径无人已自荒。
夕宿灵台伴烟月,晨趋建礼逐衣裳。
偶因麋鹿随丰草,谬荷鸳鸾借末行。
纵有谏书犹未献,春风拂地日空长。

酬李补阙

十年归客只心伤,三径无人已自荒。

夕宿灵台伴烟月,晨趋建礼逐衣裳。

偶因麋鹿随丰草,谬荷鸳鸾借末行。

纵有谏书犹未献,春风拂地日空长。

注释:

酬李补阙:回赠给李补阙的诗作。酬,回赠。李补阙:唐代官名,指翰林学士中的补阙,即补缺之职。

心伤:心里感到悲伤。

三径:庭院小路。径,小路。

夕宿灵台伴烟月,晨趋建礼逐衣裳:晚上在灵台附近住下(陪伴着烟雾缭绕的月光),早上快步走向朝廷(跟随皇帝的服装)。夕宿,晚上住宿。灵台,指帝王所居之处。建礼,朝见天子时的礼仪动作。

偶因麋鹿随丰草,谬荷鸳鸾借末行:偶然因为麋鹿追随丰美的草地而得以栖息,错误地承受了像鸾鸟一样的尊贵地位和使命。偶因、谬荷,都是“意外得到”。麋鹿、鸾鸟:均为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的幸运。丰草、末行,都是虚用。丰草,丰美茂盛的原野或草木丛生的地方,泛指美好的自然环境。末行,末班,最后一行,此处指官职。

纵有谏书犹未献,春风拂地日空长:即使有劝谏的书奏上,也未被采纳;春天的气息轻轻吹过大地,时光却在不断流逝。纵有、犹未,都是“即使如此”,但未必如此。谏书,向皇帝进言的文书。春风拂地,形容春风吹拂大地的景象。空长,徒然地延长。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全诗八句。首句点题,说明自己虽为翰林学士却不得重用,所以心情郁闷。第二句写自己无家可归,只能寄身他处以求栖身。第三句写自己在宫中值夜时,看到皇宫中灯火通明的景象,感叹自己不能像鸾鸟一样高飞远翔。第四句写自己虽然得到了皇上的信任,但仍然感到不安。第五到第八句写自己虽然有机会为皇帝进谏,但皇帝却不接纳,反而让自己白白地度过了一天时间。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悲哀,同时也展现了他的忠诚与担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