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相送阻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
闻道全师征北虏,更言诸将会南河。
边心杳杳乡人绝,塞草青青战马多。
共许陈琳工奏记,知君名宦未蹉跎。

【注释】

江城:指长安。阻烟波:指江水阻隔了送别之人的视线。况复:何况;更何况。新秋一雁过:指秋天的一只大雁飞过。闻道:听说;得知。全师:指全军出动。征北虏:指征伐北方的敌人。会南河:与南方的水师会合。杳杳:遥远的样子。塞草:边塞之草。青青:茂盛。战马多:指战马很多。陈琳:字孔璋,东汉末年著名文人,曾作过曹操的记室参军。工奏记:善于写文书,这里指善于写公文、奏章。蹉跎:白白度过。

【赏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和友人在长安城外江边相送的场景,次联写友人赴河南军,三联写友人出征前的感受,末联写朋友赴河南军,自己则留守长安,希望他能够建功立业,不要虚度光阴。

“江城相送阻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 首句点题,表明送别地点是京城长安城,第二句以烟波阻隔视线来烘托送别的场面。秋天,是人们感伤的季节,而此时又恰逢大雁南归,所以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又写出了秋天的特点。

“闻道全师征北虏,更言诸将会南河。”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听说你这次去征讨北方的敌人,还会与南方的水师会合。” “闻道”一词,说明诗人对友人的行动非常关心。“全师”指的是全军出动,“北虏”指的是北方的敌人。“会南河”指的是与南方的水师会合。“更言”,即再说。“诸将”,泛指军队中将领们。从这句诗可以看出,诗人对友人此次出征十分重视,认为其关系重大。

“边心杳杳乡人绝,塞草青青战马多。” 诗人对友人此次出征充满关切。“边心”,即边境之情,也即思乡之情。“杳杳”,形容思乡之情深长而遥远。“塞草青青”,指塞外草原上的草木青翠茂盛。“战马多”,指战马众多。这句诗的意思是:边疆之情深远无边,家乡的人儿却已远离而去;塞外的草色繁茂葱绿,而战马却众多。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此次出征的深切关切之情,也流露出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共许陈琳工奏记,知君名宦未蹉跎。” 末联写诗人送别友人后所做之事。诗人深知好友此次出征的重要性,因此特意请擅长文辞的陈琳为他起草奏书。“工奏记”是指擅长写奏书。“知君名宦未蹉跎”意思是说我知道您此次出征不会虚度光阴,定能建功立业。“名宦”,即官职,此处指功名地位。这句话既是诗人对友人出征的鼓励,也是诗人对自己仕途的一种期盼和激励。

这首诗语言朴实平易,风格清新自然,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的豪放之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