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那逢秋气悲,东林更作上方期。
共知客路浮云外,暂爱僧房坠叶时。
长江九派人归少,寒岭千重雁度迟。
借问浔阳在何处,每看潮落一相思。
离别那逢秋气悲,东林更作上方期。
共知客路浮云外,暂爱僧房坠叶时。
长江九派人归少,寒岭千重雁度迟。
借问浔阳在何处,每看潮落一相思。
注释
- 离别那逢秋气悲:秋天的来临让人感到悲伤。
- 东林更作上方期:东林寺更显得庄严神圣。
- 共知客路浮云外:知道客旅之路如同飘忽的云彩。
- 暂爱僧房坠叶时:暂时喜爱寺庙中掉落的叶子。
- 长江九派人归少:长江边很少有人返回。
- 寒岭千重雁度迟:寒山岭上大雁迁徙缓慢。
- 借问浔阳在何处:询问浔阳的具体位置。
- 每看潮落一相思:每次看到潮水落下时,都会想起某人。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天为背景,描写了离别与思念的情感。诗人通过描述江州招隐寺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及对未来相见的期盼。诗中巧妙地利用自然景物作为情感的载体,使得诗歌充满了浓厚的抒情色彩。
首联“离别那逢秋气悲,东林更作上方期”表达了诗人因离别而产生的哀愁。东林寺的神圣地位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开的深深关切。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增强了诗句的感情深度,也为整首诗奠定了忧伤而期待的氛围。
颔联“共知客路浮云外,暂爱僧房坠叶时”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对寺院环境的依恋。诗人将“客路”比作“浮云外”,象征着旅途遥远且充满未知;而“僧房坠叶时”则给人一种宁静而稍纵即逝的感觉,增添了诗中的一丝诗意和美感。
颈联“长江九派人归少,寒岭千重雁度迟”通过对长江和岭南的描述,表达了一种对远方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这里的“人归少”、“雁度迟”不仅描绘了季节特征,还隐喻了友人归期不定的不确定性,加深了诗句的感情色彩。
最后两句“借问浔阳在何处,每看潮落一相思”则通过询问和观察自然现象(潮落)来寄托诗人的思念之情,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以及无法割舍的牵挂。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纠结,以及对朋友离去的无奈和不舍。